维稳

新疆
新疆维稳给中国监控设备企业带来商机

中国摄像头制造商海康威视和大华技术在新疆承接了70亿元安全项目,突显私企和政府在共享两用技术方面的合作。

靠钳制舆论来稳定股市将适得其反

中国法律媒体人段宏庆:本轮股市大跌,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信心不足。是继续通过一些活生生的反面案例,如传唤记者、钳制舆论,来加重这种信心流失,还是相反?这是当局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

周永康
周永康案的启示:宪法还是暴力?

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盛洪:周永康案说明,一味强调维稳,借重暴力部门和利诱手段反而是社会稳定和党政中枢安全的真正威胁。中国要避免风险,就要回归宪法,以德服人。

李克强主持股市反击战

知情人士称,李克强上周回国后非常生气,因为没料到刚从被希腊危机搞得焦头烂额的欧洲回来,就马上得应对自家的重大问题。

如何评估中国崛起的战略影响

纽约大学法学院教授孔杰荣:关于中国未来走向的预言五花八门。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不认为中国会步苏联后尘,我也不认为中国正在变得愈发强大并将统治世界。

专访笑蜀:公民运动与中国转型(下)

在回溯了介入新公民运动的过程后,笑蜀系统阐述了他对中国转型的认识。他认为中国公民运动陷入了短期困境,但长远看,中共要找回执政合法性,必须依靠公民参与,走向现代治理。

笑蜀
专访笑蜀:公民运动与中国转型(上)

以资深媒体人形象为中国读者熟知的笑蜀,在访谈中回顾了自己由一名大学教师、历经政治运动后进入媒体、最终介入维权运动的过程。在他看来,中国民众维权意识的高涨,正在促成公民运动的萌发。

反思“按比例搞斗争”的当代意义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毛泽东:真实的故事》中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毛的“按比例搞斗争”方法论,曾经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生死存亡,同时对目前中国艰难推进的法治进程和曲折迂回的改革有着深刻的警示意义。

庆安枪声的中国政治喻象

中国法律媒体人段宏庆:庆安枪击案包含着一个对中国社会的巨大隐喻,社会的分裂,公信力的丧失,还有国家治理的失败,全在其中。

一个历史灰烬中微小的“胜利”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徐纯合,一位卑微者的惨死,看似引发了对信访制度、穷人救助及警察开枪权滥用等问题的探讨,但只要不改变维稳的执政理念,徐纯合事件就还将持续发生。

中国劳工维权NGO的困境

FT中文网撰稿人冯仁可、李林晋:中国珠三角地区约有30多家旨在帮助工人维权的草根劳工NGO。它们长期游走在政策“灰色地带”,在艰难中生存。

上访
“上访村”为什么改变了?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张静:在中国广东省远近闻名的老上访村——下围村,议事会建立后,表面上干部决策权减少了,但原来最担心的两件事,不稳定和损权威,都未发生。

维稳
中国民生与稳定的政治难题

刘明兴、陶然:中国的民生政策设计和基层治理改革已陷困局。集权化政策破坏了基层的权威结构,基层治理陷入“越保民生群众越不满;越维稳越不稳”的怪圈。

农村
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误区与进路

中国人民大学陶然、浙江大学汪晖:谈到土地改革都会谈确权,但目前的方式成本高收益低,还容易激化矛盾。应借鉴的是此前被叫停的先农地整理后确权的浙江模式。

媒体札记:“放赖”之死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因病致贫求低保不得的湖南农妇邓元娇之死让农民家庭的悲剧引发舆论唏嘘。而河南兰考的官员却在最高考官面前为未能实践群众路线而哭泣。

毛泽东
徘徊的幽灵

历史学家章立凡:毛泽东成为一个时代符号。如果政治改革没有被阻断,继续与经济改革齐头并进并使全体社会成员公平受益,对于毛的争论不可能像今天这样激烈。

媒体札记:副镇长辞职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副镇长赵光华的辞职声明触发对基层公务员现实的讨论。但真正的困境在于“现状让基层公务员失去理想主义,也让民众难以信任”。

群体事件考验中国警力

尽管中国内部安全开支急剧增长,用于应对群体事件的警力仍然不敷使用,而结构性问题也困扰着治安队伍。中国警察部队也受到巨大地区间差距和制度缺陷的困扰。

中国公安上微博

中国各级公安部门纷纷开通微博。他们的目标是:让中国民众在充满不和谐音的在线平台上,听到政府的声音。

陈光诚
审视陈光诚事件

中国内地撰稿人刘远举:陈光诚的问题经过多年后,现于公共视野。这个问题本不是意识形态问题,但被“办”成了一个意识形态事件,变得与意识形态密不可分。

稳定
FT社评:中国需从深层次缓和社会矛盾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认为,中国大约1.5亿农民工被边缘化,是目前一些社会冲突的深层原因。废除区别对待城镇和农村人口的户口制度是一个可选项。

维稳
中美之间的维稳竞赛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白鹤鸣:中美“共治”已经成了一场维稳竞赛,中国在飞速发展后能否保持原有政治框架不变,将成为竞赛焦点。

媒体札记:“泄愤”的外地人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官方及媒体总结增城新塘镇6•11事件的经验教训,认为原因是收入、福利差距及身份歧视,使外地人萌发集体性对立情绪。

维稳
“意外事件”考验中国政府智慧

近月中国各地发生的一系列群体事件,反映出社会中日益加深的不公正感。一些地方政府官员诉诸于“丛林法则”,反而加快了不满情绪的蔓延。

稳定
中国维稳面面观

自从中国政府重新推行发动群众相互监督的做法以来,哈尔滨市郊某小区居委会的王大妈就越来越忙了。对越来越强大的中国社会治安机构来说,王大妈和她的同伴堪称“基层分包商”。

媒体札记:“皇甫平”的高度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人民日报》近来对热点话题不回避甚至主动介入,从机关办公桌走向新媒体阵地,成为中国社会议程设置的一股关键力量。

中国国企政策是政治需要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白鹤鸣:今年中国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有进有退”,这并非新词。但学习政府报告,不仅要关注政府说了什么,还要关注政府没说什么。

火灾
大火“烧烤”上海官员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陈杰人:如果说上海大火曾使生灵涂炭,那么明火熄灭之后,还有一场暗火,正在烧烤对此事故负有直接或间接责任的官员,甚至,也烧烤着全国官员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