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事

剑桥杂忆(三)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倘若历史的本质是思想史,是新的价值、意义的确立,而不是五彩缤纷的外部事件,中国真的能代表新的历史力量吗?

《一个美国人在维多利亚的剑桥》初版于1852年,手上的这本是2008年的新版,淡黄色的封面上有校园生活的铅笔素描。1840年到1845年,美国青年查尔斯•艾斯特•布里斯特德在剑桥的三一学院读书,辩论,醉酒,划船……布里斯特德不是个多么杰出的作家,却是个诚实、敏感、勤奋的记录者。这本书既是一个青年的成长记录,也是两种文明的相遇故事。

此刻的美国仍生活在英国的阴影下。尽管政治上早已独立,美国人的精神世界仍依赖欧洲。他们如饥似渴地阅读狄更斯的最新著作,即使最杰出的美国心灵,仍不免在英国头脑面前略感不安,所以过分善于制造警句的拉尔夫•爱默生要呼唤“美国精神的独立”。

而大英帝国正处于它权力的顶峰,不仅是军事上、物质上的,也是制度上与文化上的。对于大部分欧洲人来说,美国代表着乌合之众的胜利,一种粗鄙的金钱崇拜的价值观。布里斯特带着文化上的自卑到来,毕业于耶鲁大学的他,在这本书中洋溢着对英国教育的赞赏、对美国大学的批判。当时只有很少人能意识到,美国代表着历史进程中的一种新的可能性。

在一个清晨,我无意中买到这本书,并问问自己能否记录出此刻中国与英国的相逢,前者也是一个处于上升期的大国。

但谁会对这样的描述感兴趣?距离“一个美国人在维多利亚的剑桥”一百六十年了,大英帝国已经缩回到英伦三岛, 人们讥讽伦敦不过是华盛顿与纽约的附庸。牛津、剑桥仍在,却越来越像这个时代的装饰品——它们典雅,富有魅力,却也无关痛痒。它们的毕业生不再统治世界,倘若你观看了最近一场首相竞选,你会发现帝国不仅在物理意义上、也在精神上衰落了,甚至陷入身份危机。三位竞选人,不管是来自哪个党派,毕业于哪个学校,都竭力把自己打扮成另一个奥巴马。

您已阅读28%(703字),剩余72%(177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