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

救灾
土耳其强震挑战全球治理

叶胜舟:充分发挥联合国在国际救灾减灾中的枢纽和主力作用,更容易超越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地缘等复杂的矛盾和障碍。

中国如何为气候“损失与损害”做出贡献?

尤晓莺:专家表示,由于中国面临向各国支付气候相关损害赔偿的压力,大量的非资金捐助可能有助于展示其领导力。

公益
“市场化”让公益组织更有效率

周健:慈善公益组织虽然目标是为公益,但手法上一定要市场化,而不能因为是“公益”就拒绝市场,不适合志愿者的工作也非要让志愿者来做。

菲律宾
如何最有效地实施救援?

惠康基金会国际行动主管惠特沃思:目前,救援行动通常依靠既往经验。如果通过科学的研究,在救援中采取专业方法,将给受灾者带来更大福祉。

菲律宾
分析:菲律宾救灾突显美中软实力差距

台风海燕重创菲律宾后,在西太平洋前沿部署的美国海军出动9艘舰船,投入数千军人展开救援。相比之下,中国即使有心借救援展示“软实力”,也缺乏相应的资源和能力。

磨刀老人的爱心示范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芦山地震本应是政府回报国民的大戏,却蜕变成爱心展示的闹剧。媒体要书写人性的华美篇章,于是,便有了磨刀老人的故事。

地震
邓飞:救灾需更多“官民协作”

“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带了四支团队去到芦山。他告诉FT中文网,与五年前相比,这次援救更有秩序,但官方和民间仍缺乏交流机制,使资源难以得到更好地配置。

地震
社交网络时代的芦山地震

FT中文网记者朱振:四川芦山地震是一次在中国社交媒体空前繁荣的背景下发生的严重地震灾害。震灾面前,社交网络不应是彼此谩骂攻击的平台;面对同胞的灾难,中国人需要一种默契的力量。

地震
震区纪实:赈灾志愿者带来的挑战

中国政府宣布禁止私人志愿者和民间社会团体进入四川芦山地震灾区。当局需要花这么大功夫劝退志愿者,这反映出中国社会的一个转变:公民参与和慈善行为正在兴起,政府难以用传统方式掌控局面。

地震
芦山地震灾区的志愿者们

四川芦山县发生地震后,大量志愿者带着饮用水、方便面和毯子赶往灾区。为减轻交通拥堵,中国政府不得不限制民间力量进入灾区。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中国公民参与救灾的积极性大幅提高。

地震
救灾遭遇“蜀道难”

四川芦山地震的救援措施至今快速且有力,但道路狭窄拥挤影响了补给运输。中国官方已要求单位团体未经批准不允许进入灾区,以减少交通压力。

地震
中国政府与民间合力应对四川地震

四川芦山地震已造成超过200人丧生,上万人受伤。中国新一届政府至今采取的应对措施快速且有力。中国业界和民间也迅速发起大规模援助行动。

舟曲
舟曲记忆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田乾峰:舟曲的老人说,这次泥石流冲出来的形状,就是这个区域原来的形状。这里以前没有这么多房屋。其实,人要与天争地,人是争不过天的,最后还是要还回去的。

救灾
救灾只是第一步

FT中文网经济评论员吴铮:从团结人心,鼓舞士气的角度讲,“多难兴邦”代表了一种积极的精神,但是要让这一美好的愿望成为现实,就必须深刻地吸取多难的教训。

NGO
从西南大旱看中国NGO协作机制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棹元:就西南大旱而言,越是靠近城市的地区,援助越容易,而越是偏远地方,援助的成本就越高。NGO协作将降低资源传输成本,减少资源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