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

舟曲记忆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田乾峰:舟曲的老人说,这次泥石流冲出来的形状,就是这个区域原来的形状。这里以前没有这么多房屋。其实,人要与天争地,人是争不过天的,最后还是要还回去的。

作家知否在《龙江人家》写道:北方有一条白龙江。白龙江在甘肃南部滋润出一个绿色峡谷,一片犹如桃花源一样的地方,叫舟曲。

站在三眼峪下,舟曲的老人说,这次泥石流冲出来的形状,就是这个区域原来的形状。这里以前没有这么多房屋。其实,人要与天争地,人是争不过天的,最后还是要还回去的。

46岁的张斌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显得苍老。

帐篷中央,他用装方便面的纸箱搭起一个简易的小灵堂,上面立着两张七寸照片,照片前摆放着两朵小白花。

“这是我妻子,这是我儿子,都没了” 。

8月7日,雨夜,张斌出门送友人回家。返回时,三眼峪的泥石流汹涌而下,睡梦中醒来的人群惊恐地跑向旁边的山顶,张斌被堵在人流中,远远地望着泥石流卷着石头、泥浆和人汹涌而下。

天亮时,他下山返回东街村,走到自家的位置,房子已被夷为平地。他跑遍附近的山坡,四处去找妻子和儿子,想从躲避泥石流的人群中看到他们。结果,没有。

第三天,武警战士在他家房下挖出了生于90后的儿子的遗体,儿子还抱着被子。做了棺材,葬了儿子,继续挖妻子。又挖了两天,仍挖不到。那几天,只要听说挖出女尸,他就跑去辨认。然而,都不是。最后,张斌放弃了:“肯定是冲到下游,找不到了。”

张斌,舟曲县政协常委,当地有名的作家,笔名知否。著有小说《龙江人家》,以描写舟曲当地人的风俗人情见长。

遇难的妻子是张斌的第二任妻子,他们的儿子刚上中学,照片上看,又高又帅。

张斌祖籍四川广安,父亲早年经商,以贩卖茶叶为生。1945年,父亲背着茶走到天水,国民政府末期,物价飞涨,生意赔了本,流落到舟曲县。

在舟曲,张斌的父亲靠着给腰带染色的手艺谋生。“当地人染色不懂颜料里放白矾,染过的衣服一洗就会掉色,加了白矾就不会。”靠着这一手艺,张斌的父亲在舟曲落了根。

和张斌父亲一样,很多四川的商人到舟曲后,依靠做裁缝、贩卖茶叶、食盐等小生意,慢慢地安定下来,将舟曲变成了第二故乡。

在最早来到舟曲的一批四川商人中,如今最为年长的可能是杨盘玉老人——今年98岁高龄,祖籍四川省三台县,和张斌去世的父亲相熟。今年8月20日,张斌和朋友尚丕礼登山找到杨盘玉老人家里,老人却病窝在床,已不能正常言语。

杨盘玉第一次和老乡从四川来到舟曲是1942年。据尚丕礼对杨盘玉的了解,当年杨盘玉背着一些针线、颜料、烟咀、梳子、篦子等小杂货来到这里,走街串巷,卖完后,又去下边乡村收购药材,比如羌活、大黄、丹参,然后,雇上脚夫,吆上三四头骡子再驮到四川绵阳等地卖掉,再置办些货物到舟曲卖。

来回倒腾,本钱越来越大,杨盘玉不再串乡,在城内摆起地摊,兼收些当地盛产的药材。他也将家安在了这个四面环山、白龙江横过、犹如桃花源一样的地方。随后,更多的四川商人、河南商人来到这里,像杨盘玉、张斌一样,在这座绿色大峡谷里定居下来。

张斌的婚姻并不幸福。这次泥石流之后,他得知前妻的家被冲掉,尽管一直和前妻言语不和,常年不联系,还是设法将前妻和女儿安置到自己帐篷对面,发了方便面就送过去几盒:“住对面,也方便相互有个照应。”

热爱文字工作的张斌,两次婚姻都让他感到,由于知识层次的差异,与妻子沟通有问题。“其实,人家说的结婚要讲究个‘门当户对’是很有道理的。”他说,很羡慕白天来帐篷探望他的小学同学王万贵夫妇,当年做伐木工人的王万贵,娶了一个好老婆,漂亮、懂事、口才还好。平日,王万贵和妻子经营一家照相馆,过得很幸福。

您已阅读21%(1374字),剩余79%(520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