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

当东方遇见西方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从来没有真正在中国公映,但这并不妨碍它在中国有大量影迷。

一部纪录片的画外音

对于《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这个片名,这样的理解大致不错:“毛泽东”代表的是中国,“莫扎特”代表的是世界,“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意指中国迈步走向世界。

1979年,享誉世界的小提琴家艾萨克·斯特恩(Isaac Stern,1920—2001)应当时中国外交部长黄华的邀请访问中国。他在北京和上海讲学并举行音乐会,随后还参观了一些城市并旅游观光。跟随他访华的,还有一支拍摄团队。于是,斯特恩此行,便被记录在一部纪录片中,这部纪录片的名字叫做《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艾萨克?斯特恩在中国》。这部片子,1981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这部纪录片,以一个美国人的视角,记录了1979年刚结束封闭状态的中国的景物和世态:不太宽敞的街道,滚滚的自行车洪流,城市里简衣朴装的民众,乡村里光膀赤脚的农民,曲艺、武术和乒乓球,长城和桂林山水,“文革”的浩劫与余生,程式的热情客套与政治生硬??在那个时候,对西方世界来说,这是对中国的一个比较形象生动和真实客观的介绍。当然,因为斯特恩的身分,音乐是贯穿整部片子的主线,那些中国的音乐少年和青年,是如此地稚嫩和迷惘,但他们的求知欲又是如此的强,他们的才华又是如此的压抑不住,恰又是一个结束苦难走向新生的国家的缩影。对于《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这个片名,这样的理解大致不错:“毛泽东”代表的是中国,“莫扎特”代表的是世界,“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意指中国迈步走向世界。

30年过去,确实,这是中国迈步走向世界并融入其中的一个过程。当年片子中那些稚嫩的音乐少年和青年,唐韵、徐惟聆、贾红光、李伟钢、何红英、王健、潘淳,最终都走向了世界,如今都是蜚声中外的音乐家了。

30年的变化着实很大,少年变成了中年,中年变成了老年,而老年人却陆续逝去。今年10月30日北京国际音乐节以“《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摄制三十周年纪念音乐会”作为闭幕式,届时,听着唐韵、徐惟聆、贾红光、李伟钢、何红英、王健、潘淳的琴声,欣赏着大卫·斯特恩挥舞指挥棒的风采,我们便有了一个机会,缅怀先哲,品味变化,憧憬未来—音乐之中,音乐之外。

因为这个纪念演出,我们便有了这个专题,剖析一个文化事件的历史逻辑,对话纪录片中的少年和青年,寻访促成和参与事件的未亡人。林昱负责了主要的采写,Kevin Ching参与了部分采访。图片除注明外,由受访音乐家提供。采写过程得到北京国际音乐节组委会的协助,特此鸣谢。

斯特恩:努力了多年的中国之旅

小提琴家艾萨克·斯特恩的第一次中国之旅成行于1979年,一般人不知道,他访问中国的主意八年前就有了。当1971年7月16日中美两国政府公布了基辛格秘密访华的消息以及翌年尼克松访华的计划后,斯特恩立刻就意识到了美中关系的新动向,他说自己“一向有兴趣在某些重大的事情一开始时便参与其中”(引语出自《斯特恩回忆录:我的前79年》,下同),于是就写了一封信给基辛格:“不知能否帮助我实现一个我长久以来的热切愿望,去中国大陆访问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在那里演出。”他并且说:“局外人无法预料未来几个月里美国和中国之间的交往会是何种形式或将交往到什么程度,但如果我有可能去那里的话,我将鼎力从旁协助。”

您已阅读20%(1301字),剩余80%(516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