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

天安门
当遗忘变成生存机制

作家芬比:25年前中国发生的那场武力镇压,已消失于官方叙事之中。这种沉默引发两个根本问题:有关中国政权的本质,以及人们以政治冷漠换取物质生活的态度。

天安门
天安门广场:25年的阴影

学运失败后的25年间,创伤、愤怒和负罪感一直伴随着当年天安门广场上的学生领袖。今天,他们有的仍在坚持最初的理想,有的则在宗教或物质成功中寻求慰藉。

天安门
工人阶级,团结不起来?

25年前的事件深远的决定了今天中国的政治经济模式,而中国随后的市场化改革也在以难以想象的程度影响着世界,比如促进了全球化的经济竞争,让世界上最富和最穷的群体都获益,同时也拉大了发达国家的高技能和低技能工人之间的收入差距。

与FT共进午餐:郭健

他曾是一个军人,也是一名学生。1989年,27岁的他目睹了天安门广场上的悲剧,“在两边都能看见自己的影子”。他逃过子弹,在澳大利亚找回平静,在艺术中重返当年的广场。

选择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他们该有30年没见了。接到X的电话时,Q一下就想了起1980年代中期朗诵会的那一幕。

天安门
同一天发生的两场变革

《魔灯》作者阿什:25年前,中国和波兰的前进道路在同一天发生了改变。波兰开创了政权和平更迭的新模式,中国则开始了一场充满变数的全新实验。

天安门
图辑:25年后的天安门广场

25年后的6月4日,天安门广场上安保力量遍布,中国官方在不断打压任何试图纪念这一事件的言行。

天安门
北京大学生慎谈天安门事件

如今的北京高校已和25年前有着截然不同的景象。不仅相关言论已被管制,一些顶尖大学的学子甚至对当年那场长达数周的集会一无所知。

媒体札记:硝烟味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天安门恐怖袭击未获突出报道,以中国政治象征地为目标的自杀式袭击,让平日纵论天下的网络意见领袖增加了危机感与无力感。

天安门
吉普车在天安门广场撞入人群致5人死亡

官方的新华社称,车内3人及2名游客死亡,30多人(包括警察)受伤

朝鲜
“邪恶轴心国创始国”

有这样一个国家:它在和平年代饿死了百万人口,对统治者有任何丝毫不满的人会被送到集中营,被外国医生治好眼病的人疯狂向领袖像下跪而不感谢医生····当这个国家被布什列为“邪恶轴心国”的时候,人们甚至把它当成一个笑话。FT亚洲版主编戴维·皮林指出:国际社会应当对野蛮侵犯人权的金家王朝保持高压。

天安门
天安门20年

1989年的那场事件已过去20年,中国如何一路走来?美国教授沈大伟评论说:“中国从苏联经验中得出的教训很清楚:要么适应和改变,要么萎缩和死亡。中国共产党明显选择了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