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

天安门20年

1989年的那场事件已过去20年,中国如何一路走来?美国教授沈大伟评论说:“中国从苏联经验中得出的教训很清楚:要么适应和改变,要么萎缩和死亡。中国共产党明显选择了前者。”

20年前,中国领导人动用坦克和军队镇压了支持民主的北京抗议人士。自那之后,有关中国共产党行将末路的预言就从来没有中断过。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是最尖锐的批评者之一。1997年,他告诉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中国的威权制度“站在了历史错误的一边”。

今年也不例外。全球经济危机至少导致中国2000万工人失业,有人预测,这将削弱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

然而,天安门事件过去20年后,中国领导人仍牢牢掌握着政权,他们的统治并未受到挑战;尽管草根阶层的抗议普遍存在,但1989年那种难以抑制的不满情绪如今已不明显,特别是在大城市。其经济复苏的速度似乎也比其他任何一个大国都要快。

因为被访者可能害怕公开批评政府,因而对民意调查结果的分析必须很审慎。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民意调查所表现出的乐观情绪是少有的。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的中国政治问题专家李成表示:“人们有许多苦恼。但调查结果往往是,人们的信心不断提升,大家普遍认为国家前进的方向是正确的。”

在政治议题上,中国领导人曾采用的谦卑口吻,已逐渐被“中国模式”的自信主张所取代。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最近表示,中国正开始从危机中复苏,证明了在出台重大决策时中国制度的“优越性”。

从俄罗斯到委内瑞拉,一些国家近年来鼓吹的是更独裁、更集权的统治。但经济全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上升的中国,才是对战后民主进程的最大挑战。实际上,中国共产党的命运——无论是继续牢牢掌控权力,还是被迫让位于更民主的政府管治形式——将是本世纪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中国是如何瓦解民主运动的?其策略的基本要点很好理解——活力经济创造的财富与压制双管齐下。中国的国家力量将有组织的反对活动遏制在萌芽中,并以拥有一个擅长鼓动民族主义情绪、且日益成熟的宣传机器而引以为豪。

您已阅读21%(762字),剩余79%(279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