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有城市,还要有城市指南

范庭略:城市生活方式的自豪应该不是短视频里面常见的张扬的豪横以及夸张,而是一种特有的生活方式的折射。

商务车淹没在滚滚的车流中,我贪婪地看着夕阳之下的城市风景,已经很久没有在晚高峰的时候从颐和园出来穿过整个城市前往798艺术园区。环路所经过的那些灰头土脸的大楼多年也没有什么变化,然后新冒出来的那些玻璃幕墙的崭新大厦慢慢地暗淡了下来。北京这座城市就好像一个长期在外奔波劳碌的中年汉子,恶劣气候会对他粗糙的面孔造成影响,但是依旧不影响他成为一个更加坚韧的汉子。环路上的车速依旧可以保持正常,其实真的挺不容易的,我原来以为应该会堵在路上了。夏日夕阳的余晖将那种泛红的金黄色一点一点的涂抹在整个画面里面,温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暴热,甚至在车流的行进过程中,都无法有机会看到那种一股股的热浪的扭曲,车流仍在努力地向前流动着。

在三环的建筑物外墙上看到了大红色的路易威登广告,与其说是这是新书发布的广告宣传,倒是不如说是品牌对城市文化的礼赞。“北京范儿”四个大字从巨大的墙体画面中脱颖而出,不知道每一个看到户外广告的路人是否会为这座城市而感到一种自豪或者骄傲,总是觉得这些概念的提炼很了解当地市场的心理细微差别,那种城市生活方式的自豪应该不是那种快抖红B的短视频里面常见的张扬的豪横以及夸张,而是一种特有的生活方式的折射。想起去年在上海苏州河边发布的上海城市指南活动,声势浩大的媒体活动,除了苏州河畔Fotografiska影像中心的建筑墙体海报以及苏州河上的被全部包裹起来的穿梭游轮之外,甚至在外滩的防波堤上的广告柱也看到了活动的大型海报。那场盛大的发布会举办的时候,正好是这座城市在经历过一场重病的打击之后,艰难地进入了一个漫长的调养过程,在百无聊赖的修养中猛地听到一声亲切的问候,“侬好,上海!”甚至有些人的眼睛都有些湿哒哒的。

上海的蓝色封面和北京的红色封面,不由自主地让这两座中国最重要的城市产生了不同风格的文化意识的联想,甚至都会让人联想到了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不同风格呈现。但是无论如何,红色作为北京这个城市识别系统的主基调都是当之无愧的,那些历史名城的传奇街道以及宏伟建筑物的著名地标,都在讲述着一个文化的建立过程。就好像我在进入现场之前听到的作家洪晃女士与声音艺术家秦思源先生一起做的一期关于“北京范儿”的播客节目。节目中两位对话的文化界嘉宾,不约而同地对北京特有的鸽哨产生了难以忘怀的记忆。过往大量文学作品或者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城市风貌,无论是电影《城南旧事》、《茶馆》,还是后来看到的张北海的小说《侠隐》、王朔的小说《浮出水面》,慢慢大家都懂得一个特别朴实的道理,那就是大城市的文艺作品实在是太多了。不知道大城市和文艺作品之间的君臣关系如何,但是显然城市越大,吸引力越大,愿意在这里生活的人也就越多,而且这里的商业机会也是随着城市精英的不断扩充而在与日俱增,于是愿意赞美城市的文艺作品也就越多。

您已阅读31%(1149字),剩余69%(251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