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无尽前沿法案》:重建美国军事创新综合体

邵宇、陈达飞:军工创新复合体是美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源泉,其瓦解直接导致美国制造的衰落,是当前美国所大多数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根源。

近日,美国一方面通过《无尽前沿法案》(Endless Frontier Act)限制美国科技对中国的溢出效应,另一方面,又通过《美国创新和竞争法案》加强政府在研发方面的投入(2500亿美元)。太阳底下无新事,中美之间新一轮科技竞争的大幕已经拉开。

二战后,美国引领世界的本源是科技引领。二战与冷战期间的军事技术研发,以及70年代以来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都是重要解释。然而,从60年代中期开始,联邦政府对研发投入显得漫不经心,基础研究经费大幅压缩。虽然企业填补了空缺,但二者在“基础性”和“外部性”上有本质区别。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在渐渐失去了在多项科技与产业中的垄断性地位,制造业逐步衰落,贫富分化加剧都与此有关。

军事领先是底线。赢得战争曾经是推动联邦政府加大科研投入的目的。二战中,美国直到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才参战,固然有国内的政治阻力,但在早期,美国的军事技术与德国相比确实难言有多大优势,甚至可以说处于落后状态。海军虽强,但规模太小,鱼雷在深度控制和探测系统方面存在缺陷,命中目标常不能爆炸,难以匹敌德国潜艇;空军装备落后;陆军缺少步枪,训练时甚至用扫帚充数;1939年全年,美国仅仅造出6辆中型坦克(格鲁伯和约翰逊,《美国创新简史》)。

然而,仅用4年的时间,美国在军事技术水平上就实现了赶超,战胜了德国和日本。美国技术转型为何如此迅速?这得从范内瓦•布什(Vannevar Bush)说起。

军事创新综合体的建立

布什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前副校长、工程系主任,是卡内基科学研究院的负责人。1940年6月12日,布什受罗斯福总统邀请访问白宫。布什提议创建国防研究委员会,罗斯福在15分钟内就接受了提议。布什组建了非常华丽的团队。巅峰时期,布什共领导了3万人,含6,000名科学家,美国约2/3的物理学家受聘于此。联邦政府投入了大量的科研经费,从1938年到1944年,科研经费占GDP的比重从0.076%提高到了0.5%。委员会的研究成果丰硕,帮助美国在军事技术上实现了赶超。

1945年,盟军赢得了二战的胜利。布什给罗斯福总统写了一篇长报告——《科学:无尽的前沿》(Science: The Endless Frontier)。他建议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指出科学的功能应转向于服务和平,号召科学家们为人类福祉而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在布什的主持下,美国成立了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高级研究规划署(ARPA,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前身)等科研管理机构。更重要的是,布什创建了联邦政府和高校等研究院所合作的创新体系——军工创新综合体。

麦克雷(McCray,2009)详细阐述了DARPA的任务——创造并维持一个创新生态系统,催生卓越的军工技术,而在和平时期的任务则是将其转化为提升经济竞争力的技术。例如,冷战结束后,美国国防部启动了技术再投资计划(TRP)并拨款8,000亿美元用于技术的升级换代,重点发展军民两用技术。

您已阅读22%(1212字),剩余78%(429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