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观察

成田机场拆迁启示录:人是最昂贵的成本

段宏庆:成田机场的拆迁矛盾为何演变为一场长达近30年的激烈社会冲突?核心问题是最开始没有尊重人权的意识,只考虑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本文为“日本观察”系列的最后一篇。

从东京市区东行68公里后抵达位于千叶县的成田国际机场(Narita International Airport),这里是东京乃至整个日本的重要空运门户,是日本国际客运流量第一、国内客运流量第二的航空港。

成田机场有三个航站楼,截至2016年8月1日的统计数据显示,总的年接待旅客数量为4950万人次,即平均每天要接待旅客13.56万人次。但如此繁忙的机场,却只有一条半的起降跑道。所谓“半条跑道”是指成田机场B跑道的连续直线滑行距离达不到3200米以上的国际民用机场跑道的通行长度,不能起降波音747及以上级别的大型客机。

成田机场卫星实拍图全景

打开Google卫星地图可以清晰看到,成田机场B跑道由北向南垂直延伸,在2500米处发生弯曲,这个让跑道改变走向的地点是几处民宅。这也是成田机场曾被广为宣传的故事:由于机场建设过程中,一些拥有土地私有权的原住民拒绝搬迁,日本政府最终被迫改变了机场规划,缩短了跑道长度,保留了不愿意搬迁的居民的房屋,甚至为了保障这些人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修了专门的通道确保他们安全穿越机场跑道。

近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建设如火如荼,房地产发展方兴未艾,拆迁矛盾也成为争议最大、冲突最激烈的社会矛盾之一。拆迁者逼死、打死、烧死被拆迁户,被拆迁人刺死、砍死强拆者,或者被拆迁户在家中自焚、到北京集体喝农药自杀,等等,各种恶性新闻事件频频见诸媒体。在这个背景下,日本成田机场的故事就更加显得迷人,被视为保护私产、尊重人权的典型案例反复传颂,尤其每当强拆恶性事件成为新闻热点时,成田机场的故事几乎都会作为“先进国家如何应对”的注脚不断被翻出来。

2016年底,我在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访学期间,通过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安富世里加女士帮忙联系,在东洋文化研究所的助理教授徐行翻译、陪同下,采访了成田机场,全面了解了该机场这一拆迁故事。

这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了半个世纪,中间充满无数波折与悲剧性事件的历史故事,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美好与温情,其实饱含血与泪的结晶。站在历史的高点去回望那些曾经的错误与遗憾,唏嘘之余,更多经验与教训值得吸取。

错误在一开始即已铸就

1960年代,日本完成战后复苏,经济开始腾飞,尤其东京申办1964年奥运会成功,为这个国家的发展迎来新的机会,但基础设施不足的弊端也开始暴露。当时东京只有位于城市南部的羽田机场,难以负荷越来越繁忙的客运量需求,而且该机场紧邻大海,发展空间逼仄。

1961年11月,日本国会审议通过了建设东京新国际机场的决定,运输省为此成立了航空审议会,经过反复咨询、研究,考虑了交通便捷,风向、气候等诸多因素后,于1963年12月拿出了初步建设方案。新机场的建设地点原定的是千叶县富里村附近,当时的方案很宏大:计划建设占地2300公顷,包括主、副各两条跑道,还有一条防横风备用跑道,总计5条标准起降跑道的大型现代化国际机场。

您已阅读23%(1202字),剩余77%(396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