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名与实

FT中文网撰稿人北溟:中国经济政策可概括为“名义上稳,看上去松,实际上紧”。这种名实不符的错杂形势造成很多伪命题,最典型的就是“稳增长与调结构何者优先”。

【编者按】随着中国三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各类指标背后解读耐人寻味,实体状况与经济数据之间的鸿沟如何弥合?中国经济真实增长状况如何?投资拉动的模式能否持续?谁将是下一个增长点?FT中文网近期陆续推出《投资下滑下的中国经济》专题,欢迎关注,编辑事宜,联系jin.xu@ftchinese.com。

关于中国主要经济数据的持续下行,各方面已经给出了很多解释。但有一个问题似乎还没有充分探讨过,那就是目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名”与“实”,究竟是不是一致?

当前中国官方的宏观经济政策表述,主要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第二个层次是“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原则”,第三个层次是“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宏观政策取向”。从中国经济当前的发展阶段和经济形势来说,这三个层次的政策定位应该说非常全面、非常正确。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实际执行的宏观经济政策与这套政策表述真的一致吗?

从财政政策角度看,中国今年的预算赤字率为2.3%,比去年的2.1%略高,似乎符合“积极财政政策”的取向和“财政政策要更有力度”的要求。但在中国的经济现实中,“实际有效”的财政赤字是由预算内赤字和预算外赤字两部分组成的,后者主要是地方政府举债进行各类投资时形成的财政赤字,其规模远高于正式财政预算设定的赤字。在去年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进行清理规范后(著名的“43号文”),地方政府原有的融资渠道很多被堵死,新开的规范融资渠道则非常有限,规模数万亿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仅仅解决了存量债务的成本问题,却无助于维持真实财政支出规模。粗略估计,今年地方政府实际赤字规模的下降幅度在万亿级,远远超过预算内赤字的增量,实际的总赤字率大约比去年低2个百分点。如果考虑强力反腐背景下地方政府行为模式的改变,实际财政支出规模的缩减幅度将更为可观。财政存款余额屡创新高,正是这种支出缩减的反映。所以,中国的财政政策名为“积极”,实际却是紧缩的,这是第一个“名实不符”。

您已阅读29%(833字),剩余71%(199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