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

中国刺激政策需要结构性调整

中国社科院张斌:由于结构安排不合理、投资收益难以保障,中国刺激政策在总量上已难以持续。但如能填补最欠缺的基础设施,又有可观收益,增加投资反而有利经济。

刺激政策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争议要点,赞成和反对刺激政策双方往往达不成共识。

支持者往往看到刺激政策有不少好处,一方面帮助了企业,带动了就业,很多工程造福后世,带来更便利的地铁、高铁、高速公路,哪一样不是因为有了刺激政策才加速前进。中国和国外的基础设施相比,差距还大得很。对比日本北海道一个农业省份,70年代就在札幌修了规模庞大的地下城市,大部分的行人和购物在地下,不仅把漫长寒冷冬季对日常生活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地面上的交通压力也大大缓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反对刺激政策?难道是被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教条蒙住了眼睛?

在反对方来看,刺激政策意味着央行出钱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绕着圈把钱给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开发商,政府授意地方融资平台出钱修100米宽的马路,路上多少辆车跑不重要,重要的是气派。无论地铁还是高铁,哪个能回收成本?坏账留给商业银行,最终还是央行或者财政出来清理局面。财政的钱是税,取自于民。央行发的钱叫铸币税,最终也是百姓埋单。从刺激政策得实惠的是政府腐败官员、金融机构和和开发商。自从2008年中国采取刺激政策以来,中国隐藏的坏账增加了多少,中小企业和老百姓又得利了多少?大家其实是误读了凯恩斯,凯恩斯在世也不会支持中国的刺激政策。

要不要刺激政策?这是个很糟糕的问题。问题太大,没有标准答案。笔者认为把问题细化,把大问题分成不同层次的小问题,才有可能减少认识上的分歧。为了讨论上的方便,笔者把经济刺激政策等同于政策对铁路、公路、机场、基础水利设施、城中村改造等项目的投资支持。刺激政策也可以是减税,或者是改革措施,这些政策的共识比较多,不是这里讨论的内容。

您已阅读23%(682字),剩余77%(230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