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事钩沉

中国证券市场的胎记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陆一:中国证券市场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完全基于市场经济逻辑创建、运作的市场。20多年后建立股市更像是满足政府需要的工具。

(《中国股事钩沉》专栏开设迄今历时10个月,出版41篇。“中国证券市场的胎记”一文可以视作本系列的“结束语”。《中国股事钩沉》专栏将暂告一个段落。中国股市的历史还在继续,FT中文网对中国股市的关注也将继续——编者)

中国证券市场给社会提供的,究竟是公平、稳定、安全的投资产品,还仅仅是高效、畅通、单向的筹资渠道?在这两者之间,如何保证经济学意义上的供需平衡?这是市场组织者和政府监管者首先要确定的基点。

但是,正如笔者《那个优雅女士是谁——上海证交所成立的前前后后》(见“中国证券市场历史钩沉之七”)一文中所考证的,中国证券市场能够突破重围得以诞生,完全得益于上世纪80年代末发生在中国的六四事件所带来的严重社会冲突,在严重的社会危机面前的政治决策,使得证券市场在创建伊始就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浓重的政治色彩。

催生中国证券市场出现的契机完全是经济以外的因素——这也许是很多经济学家和参与决策者意想不到、也可能至今都不太愿意完全认可的。

1989年五、六月间,中国发生了共产党建政以来最严重的政治风波。紧接着,西方七国集团对中国实行了经济制裁。

尽管在1989年政治风波以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整体进程在诸多领域因为意识形态的强烈影响而有所犹豫、迟疑、停滞和后退。但为了冲破随着80年代末的社会冲突带来的国际封锁,中国的最高决策者非常希望采取适当的市场和政府行为来重新获得国际认可、树立改革进程仍在继续推进的国家形象和国际形象。

正因为此,北京的“联办”想按照经济学的事理逻辑和国外的市场化方式在北京筹建证券交易所、深圳市政府想按照中国特区政策先行先试创办证券交易所,这两方面的努力都在“反资产阶级自由化”,“清除精神污染”和“防止和平演变”的意识形态面前,在强大的计划经济官僚体制面前无功而返。只有当上海市政府从更高的政治立意角度,来解答全世界“中国改革开放的目标会不会变?”的疑虑、贯彻最高领导人“将坚定不移地继续奉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的决心,证券交易所这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皇冠明珠在中国的诞生才得到首肯和迅速放行。

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证券市场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完全基于市场经济逻辑创建、也不是按照经济学理论运作的市场,它更重要的作用在20多年以后看来,更像是满足政府政治和政绩需要的工具。

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经济体开始快速转型,利用证券市场解决国企转制、脱困、补充资本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至今绝大部分央企已经从证券市场建立了持续圈钱的机制,而地方和行业重要国有企业也大部分完成了这种吃完政府吃银行吃完银行吃股民的转变。

您已阅读22%(1060字),剩余78%(381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