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眼

国进民退难以阻挡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加藤嘉一:世界已经适应了一个谦卑的、善于与任何投资者分享利润的中国形象,但它也慢慢变得不同。已经进入“正反馈”的中国,必将改变所有人与它打交道的方式。

“国进民退”在中国早就不是什么新概念了。从2009年山西整顿私营煤矿开始,这个词就没有远离过人们的视野。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对“国进民退”的态度显而易见。他们在媒体上“人人过关”,全都站出来反对这种“带着50年代气息”的玩意儿,一致要求“把改革开放执行到底”。至于作为当事人的政府方面,其态度则似乎比较模糊。最直接的回应出现在今年3月的“两会”上,政协发言人赵启正并没有为“国进民退”做辩解,而是表示私人企业与国企正在“比翼齐飞”,“民退”实际上并不存在。

我不太同意赵先生的说法。自从经济危机爆发以来,政府通过把4万亿救市资金的大部分投入政府主导的基础建设,在山西驱逐私营小煤矿矿主,在铁路建设中拒绝外资进入,以及默许中央企业进入利润丰厚的房地产市场等行为,已经显示出了支持国有经济的强烈决心。而私营经济显然没受到这些支持。最近在一个二线城市,一位企业家指着公共汽车上的私人投资公司的广告,对我说:“铁道部修高铁,国家一天的投资超过三十亿,而高铁到现在没有一条能盈利。我的工厂能赚钱却贷不到款,只好向这些家伙借高利贷”。这种私人投资公司的年利息高达40%,私营企业还是要去借,可见其困难的程度。在中国的外资企业也感到了环境的压力,“中国的生意不好做了”的声音经常能听到。我认为,中国政府主导下的“国进民退”、“国进洋退”确实是存在的,只是“做了没说”而已。

有一些反对“国进”的专家认为,政府“做而不说”是一件好事,意味着“主流经济学”已经深入人心,连政府都不愿公开与之作对。但在实际层面上,政府也没有认真对待他们的批评。我没听说有任何一个“国进”的项目,因为经济学家的反对而中止或延期。换句话说,政府和专家已经进入了“你说你的,我做我的”,类似外交谈判上的对峙状态。根据我对中国体制的观察,这种状态其实并不多见。中国政府通常是善于“调研”的,做事之前重视聆听——虽然不一定接受——专家的意见,只有在做出“政策不变,一切照旧”之类的决定的时候才可能忽视调研。这次的“国进民退”,政府没做舆论准备就果断出手,令人有些惊讶,对主流经济学家来说则是一种失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替经济学家们想了一些。

您已阅读30%(898字),剩余70%(213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