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X专栏:亚洲问题资产

2007年亚洲金融机构发行了大量IPO前可转换证券,这些缺乏透明度的证券化产品目前大多陷入困境。

然而,与次贷一样,这些结构性贷款看上去不再那么风光。这些首次公开发行(IPO)前可转换证券(pre-IPO convertibles)的许多最大用户都身处目前陷入困境的行业,特别是亚洲房地产行业。这些证券本质上是具备股票优势的债务,其基础是IPO以2007年那种膨胀的市盈率——超出预期收益30倍——进行。许多交易是在市场见顶时进行的,当时参与要比分析更为重要。在最糟糕的情况下,投资条款清单几乎还不足一页A4纸,尽职调查也往往十分粗略。由于目前IPO出口实际上已然关闭,对冲基金和其他投资者发现,自己手头净是些无法按市值计价、不能变现的票据。听起来有些耳熟?

好一些的交易,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比如说,延长投资回收期——来进行重组。但许多参与者都在盘算着损失情况,要么是因为他们等不起,要么是安全程度实在太低了。投资者或许可以对一家在开曼群岛注册的公司提出清偿要求,但这些资产本身还在下跌,并且是在境内市场持有。同样,比如说,像中国的银行这样的投资者,它们的债权级别远高于外国对冲基金。目前处理着大批此类交易的律师表示,出问题的几率可能为50%至70%,随着截止期限的临近,他们的工作量正不断加大。这些债券的转换期通常为18个月至3年,其中一些就在IPO之前的几个月。由于资金匮乏,这意味着从明年起,市场将陷入一片失望。

您已阅读93%(560字),剩余7%(4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