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短缺与中国贫富差距

本报中文网记者魏城:如果中国长期依赖如今这种在国际市场上出口低端产品、出卖廉价劳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不去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便很难培育出一个强大的中产阶级,也很难真正转换为内需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

“减贫步伐放缓,贵州刚超过纳米比亚”;

“亚洲仍有六亿多赤贫人口,中国占1.73亿”;

“272万贫困人口环绕京津” ……

不要以为以上都是海外传媒刊登的对中国“吹毛求疵”的报道,其实,这都是最近中国官方网站在显著位置发表的新闻:第一条刊登在9月9日的“中国经济网 ”上,第二条在9 月8日的“新华网”上,第三条在8月18日的 “人民网”上。新闻中的结论和数据则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和亚洲开发银行的两份报告:《亚行2005年关键指标》与《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公平地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亚洲开发银行的有关报告并没有抹杀中国在减贫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例如,《亚行2005年关键指标》指出,中国2003年赤贫人口数量比1990年减少了2.04亿人;又如,联合国的《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的原话是: “如果贵州是一个国家,那么它的人类发展指数仅刚超过纳米比亚,但是如果把上海比作一个国家,其人类发展指数则与葡萄牙相当。”

中国官方媒体能及时地报道这些报告,并且在做标题时专门强调中国的不足之处,一方面反映了它们已意识到中国的减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它们开始能够客观、理性地正视中国的贫富悬殊和地区差距。

穷人缺“内需”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表明,中国的基尼系数达到0.45,超过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如今中国20%的最贫困人口收入份额只有 4.7%,而20%最富裕人口收入份额则高达50%。在2005年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中,按基尼系数从低到高排序,中国在12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到第85位,已经与后面35个社会分化非常严重的国家的水平相接近,而在最后的35个国家中,有 32个是拉美和非洲国家。基尼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贫富差距程度的指标。

您已阅读22%(743字),剩余78%(268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