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

一个华北农村的气候适应实验

袁漪琳:在一道与灾害共存数十年的山沟里,忧患意识和“气候韧性”,因地制宜与“气候适应”被套进了等号两边。

春季无雨。无雨不播种。深居太行山东麓峡谷内的王金庄村直到7月才等到今年的第一场雨。

往年7月,玉米开花,8月可收,水稻也能长到一米高。玉米的生长期是4-5个月,今年村里选种多是生长期更短(2-3个月)的品种,到了立秋也还没到人的膝盖高。不用等入冬,就知道今年并非丰年。

入冬后也会有意外。去年冬天小雪多,前一场的雪还没化,紧接着又来一场,反反复复,冻死了一批花椒树。死树像一具炭黑色的废铁。

立秋,开春新种的树已经长出累赘的红果。花椒耐旱,不用特地管。十几颗树大约能收不到20斤,往年收成好的时候能有100斤。花椒树枝上有蒺藜一样的刺,像采茶一样纯靠人工。以前,李海燕家的十几颗树收成的时候一家人要摘上半个月,今年的产量只收一两天就能完工。晒干的花椒有人来收,三年前能卖到一斤三十来块(元),如今只有十来块(元),甚于腰斩。一家人的主要生计已经脱离土地,平时夫妻二人在镇上的钢厂和学校食堂打工。地里种的蔬菜是日常自己吃的,玉米以一块钱一斤的价格卖出去,养了十几年的驴也早卖掉了。

过去,当地村民以“地种百样不靠天”的耕作智慧自居。在年均降水量500毫米的石灰岩深山区,土层薄且贫瘠,一石一土都被用到极致,砌成旱作梯田。玉米地里套种豆角和红薯,节省土地和肥料;种上不同品种的小豆,小豆熟成周期短,只要3个月,能分担歉收风险;花椒树种在梯田边缘,它发达的根系能像钢筋一样把泥土和石块捆在一起,防止梯田坍塌......

经年累月,代代相传的耕作习惯沉淀成了一套独特的“地方性知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第六次评估报告中,强调了当地知识对气候韧性的促进作用,因为这些知识通常是基于长期的经验和对特定环境的深刻理解,能够为当地社区提供适合当地的、社会可接受的解决方案。

近年来,农业生产回报的锐减、劳动人口外流,部分农田逐渐荒废,加上暴雨洪水、干旱和低温等突发极端天气连续多年的影响,难以向外流动、继续在村里耕作的妇女和中老年农户更难保有稳定生计。

于是,国际扶贫发展机构乐施会将问题的出口对准了“气候变化适应”。

“气候适应”,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定义,指的是“对实际已发生的,或预期将会发生的气候变化及相关的影响进行调整,以求减轻或避免损害,甚至利用因变化带来的机会。”

您已阅读20%(940字),剩余80%(367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