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

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反补贴税是欧盟的首要手段,还是最后手段?

张冬方:若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加征20%的关税,虽然给中国汽车出口带来不利,但同样也会给在中国生产的德国汽车制造商造成损失。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征收反补贴税的第一只靴子已经落下来了。6月12日,欧委会公布了针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的临时关税加征决定:比亚迪17.4%、吉利20%、上汽38.1%;对于未进入抽样调查且予以了配合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为21%;对于未进入抽样调查且未配合的车企,则为38.1%。若欧中双方不能在有效解决方案上达成一致,该临时关税将于7月4日开始施行。

欧委会以其反补贴调查和调查初步决定强硬表达了两种姿态。其一,捍卫本土汽车产业和本土生产;其二,在欧委会看来,中国电动汽车向欧出口意味着中国将过剩产能出口到欧盟市场,而征收反补贴税意味着欧委会的示威:别把问题甩给我们!

而第二只靴子,即永久关税决定,将在引入临时关税后的四个月后掉落。第二只靴子的变数在于中欧双方的谈判情况,在于成员国如何行使其共同决定权,也在于冯德莱恩是否能成功寻求连任。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因中欧双方协商而取消或大幅下降加征的关税的可能性并不大,但不排除微调的可能。而成员国因素,包括德国和瑞典的成员国说服其他国家形成有效多数反对力量,即至少15国且代表欧盟总人口的65%,从而推翻欧委会关税决定的概率极小。至于冯德莱恩,她是否连任意味着她发起的针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的行动是否能保持连续性。6月底,欧盟成员国领导人有可能在她的连任上达成共识。

您已阅读24%(553字),剩余76%(176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