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

双边货币互换,如何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宋科:从货币国际化规律看,货币替代要远远滞后于经济替代;人民币国际化也是一个中长期战略,货币互换意义何在?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体系流动性紧缺。在此情况下,为了能够给贸易和投资伙伴提供流动性支持,中国陆续与有关国家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200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与韩国银行签订了为期三年的中韩货币互换协议,成为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签署的第一份货币互换协议。此后,中国人民银行不断推动对外货币合作,与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的货币互换合作成效卓著。截至2021年底,中国人民银行总计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总金额超过4.02万亿元。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抓手,双边货币互换扩大了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促进了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在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货币互换的诞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国际收支赤字不断扩大,为了抵御针对美元贬值的投机,防止黄金外流,1962年美联储与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瑞士和国际清算银行(BIS)建立了第一个互换网络。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联储货币互换目的发生了根本变化,从防止黄金外流手段发展为一种危机应对型货币政策。

您已阅读21%(488字),剩余79%(181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