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盘中餐

在伦敦“客家人”餐厅寻找年味和家乡味

张璐诗:作为一个广州人,既会被菜品中的那些“意头”打动,也不难发现,西进的中餐在“煎、炒、蒸、炆、灼、焗”之外所做的努力。

去年和今年新春,我走访了几家在今日伦敦颇有代表性的中餐馆:西伦敦由邓永锵开了18年的传统粤菜馆China Tang(唐人馆)、伦敦西区开了22年的“米其林一星”西式粤菜馆Hakkasan(客家人),以及开在维多利亚火车站附近的“米其林二星”创意中餐馆A.Wong(金满楼)。这些餐馆离开了华人抱团的社区文化,融入了伦敦坊间,宾主相处都更有张力。

我发现这三家餐馆刚刚好代表了伦敦中餐馆今日的三种状态:有坚持以“地道”口味引导西方食客,少改良不妥协的;有兼顾“中国胃”和“英国胃”瞻前顾后推敲出个人创意的;还有就是迎合西方市场而大刀阔斧制造“融合菜”的。就这一话题,我先后分了三篇文章做解读。本文为第三篇。

六十年前,受过顺德厨道训练的职业大厨潘伟廉从香港移民到英格兰,他在伦敦开的餐馆“潘记”在1980年时成为英格兰首家获得米其林星级的中餐馆,相比于被外卖快餐生意长久支配的英国中餐市场,领先了一大步。以至于比叫外卖更有追求一些的中餐爱好者,认为“潘记”出现以来,直到Hakkasan的出现,英国的中餐才再次出现市场上的突破。

2001年,香港人丘德威在伦敦Hanway原来的地下停车场里开办了第一家Hakkasan。菜品在传统粤菜基础上做融合口味的改良,餐厅装修上结合神秘东方之美,但不失现代感,两年后即摘得米其林一星。丘德威又接着选址Soho,开了一家高档茶餐厅Yauatcha(丘记茶苑),不久又得到了米其林的肯定。市场上获得突破后,丘德威在2008年将Hakkasan和Yauatcha的大部分股份售出,其中Yauatcha(丘记茶苑)后来也更名为了“唐茶苑”。

您已阅读21%(682字),剩余79%(263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