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

公办为主是如何影响流动儿童教育的?

聂日明:中国的基础教育体系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保证随时可以接纳转入的儿童,也可以满足不同类型家庭的教育需求。

2021年,广东省发布《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到2025年,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438万个,包括幼儿园33万个、义务教育375万个、普通高中30万个。这是广东基础教育史上的里程碑式的政策。

广东急剧扩张公办学位的举措主要由两个中央政策驱动。第一,义务教育公办主导,各地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不得超过5%,截至2020年底,广东的民办小学和初中在校生占相应学段学生的比重分别为21.51%和23.04%,民办在校生总数321万(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简明统计分析),居全国第一。第二,流动儿童的“两为主”政策,在2020年末,广东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小学、初中就读的比例为47.9%和55.9%,远远低于全国的85.8%。

从数量上看,仅义务教育,公办学位的增长量就超过了民办学位总量,也超过了流动儿童在校生总量(仅有一半在民办读书)。正常理解,公办学位迅猛扩张,会惠及大多数流动儿童以及就读民办的本地户籍家庭。

但事实并非如此,据财新报道,广州一些区公办学校的“积分入学线上升,插班更是难上加难”,一些即将关闭的民办学校的在校生能成功转入公办学校的比例并不高。这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公办主导会造成教育供给不足

公办主导的教育体系,主要由政府提供义务教育,要达到有效水平的教育供给,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地方政府为什么要在义务教育上保证投入?

理想模型中,政府是中立的机构,没有自己的利益,他会将所有收来的税花在全部居民投票决定的领域。现实并不是这样,公办教育投入的资金来源于一般税收,不形成资金贡献方与使用方的一一对应关系,教育投入的力度就取决于各政府部门的主观意愿,当相关部门不能直接间接从教育投入中获利,财政主导的服务供给就会导致供给不足,投入的欠缺程度还要高于完全市场化中私人部门自行投入的水平。

以深圳幼儿园为例,2018年教育部出台政策,要求各地公办幼儿园比例要在2020年达到50%,深圳开始推进“民转公”。2018年以前,深圳学前教育以民办园为主,公办园比例不足5%,但民办园的学位数与价格通过市场调节,入园家长的满意度并不低,入园难度也不算大,但需要支付相应的市场价格。

表面上看,民办园转为公办园,学费会显著下降,管理相对严格,教育质量也可能会提高,对周围家长是利好。但公办园的办学自主权相对小很多,招生数量受到场地面积、生师比等限制,民办园原有资源能覆盖的招生名额肯定会下降,周边儿童入园的难度自然会加大。在既定生均教育经费的限制下,公办园要增加招生名额,意味着增加教育投入,供给规模取于地方财力,如果没有内生激励地方政府的动力,教育投入很难保证持续的增长。

公办学校主导义务教育,不仅存在降低全行业供给水平的可能性,还会扭曲整个市场,也是部分城市流动儿童入学门槛较高的重要原因。完全市场化的服务市场中,价格是质量或稀缺程度的信号,不同偏好的家庭、消费者依自己的收入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服务。但公办学校主导义务教育,大多以教育均衡和公平为目标,办学水平一般居于中间水平,产生了很多问题。

您已阅读21%(1252字),剩余79%(475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