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于文

我在海外教中文:逃脱“内卷”后,家长仍未走出“应试”惯习

Angelina Bao:学语言的前提是为了取悦学习者自己,而非为了符合家长期待。

中文是一门什么样的语言?学习中文的目标是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是因人而异的。不过,在新西兰读完语言教育学的硕士后,我成为了一名中文老师。通过接触形形色色的家长,我看见了一些挥之不去的迷思。即便摆脱了应试要求的指挥棒,家长的教育理念中仍残留着对中文学习以及素养培育的种种迷思,影响着学生的愉悦度,以及他们对中文本身的认知与想象。

偏居基督城这样气质“佛系”、丝毫不“卷”的小城,学中文的需求仍足以撑起一块垂直而繁茂的市场。新西兰本地其实是有一些中文学校和中文教学机构可以选择的,也有学校偶尔会开设中文课作为选修,但中文课在整体课业中的比重甚小。何况,在一个英语主导的环境中,学习一门非官方语言本就不易。因此,家长发现他们的孩子缺乏系统的中文教育支持,才能和自己的母语重新建立起“亲密的”关联。

当然,家长的焦虑和对孩子的期望不应该遭受责备,毕竟,笔者相信,家长有所焦虑是因为他们认识到了学好母语对孩子终身发展的价值。只不过,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预期需要作出调整,不能和现实环境脱钩,否则就像揠苗助长。这里的预期不单包括中短期内可量化的学习成果(比如掌握多少词汇量),还包括大的目的和方向。预期管理能折射出不同的家长对于语言学习这件事的认知。

如果把中文当作第二语言来学习,学习者和作为支持者的家长可以如何调整心态和视野,以感受中文之美?笔者的个人教研经验或许能为广泛的中文学习群体拓宽语文教育的更多可能性提供一个另类的视角。

一、考虑语言环境

笔者观察到,不少新移民家长刚开始最着急给孩子补习英语,生怕在学校里听不懂跟不上上课和社交。不过,很多家长忽略的是,孩子尤其是幼儿园或小学年龄段的孩子,在学校被英语所“环绕”,英语能力不需要太发愁就跟上来了,尤其是适应能力较强的孩子,进步飞快。但不知不觉家长会发现孩子中文能力逐渐退化,到后来干脆不愿意用中文了,或者想用中文的时候发现自己完全不知道怎么用了。这时很多家长就会开始焦虑,心急火燎地把孩子送进中文补习班进行“恶补”,却发现效果不甚理想。比如笔者有一个学生,父母双方是朝鲜族,一家人在家里最常用的是朝鲜语而非普通话,孩子到了学校用又的都是英文。在这种语言环境的组合下,家长却希望孩子能让和国内学生的进度一样,一个年两个学期学完上下两本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

您已阅读28%(946字),剩余72%(238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