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新冠病毒的来源及疫情下的对日外交

曹辛:WHO表示无证据证明新冠病毒是人类合成;日本可能成为除中国外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这两件事都对中国有直接影响。

本栏目由FT中文网与“经纬远见”公众号、中华智库基金会共同主办

上周,疫情仍然占据了世界舆论的中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件事。一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官员表示:没有证据证明新冠病毒来自人类合成。这可是天大的一件事,尤其对中美两国。二是日本正有可能成为除了中国之外感染新冠病毒人数最多的国家,截止2月20日,国内报告的感染总数上升至728人,在感染人群分布上,已渐成全国蔓延之势。

这两件事对中国都有直接影响,是当前疫情中极其重要的段落,并将影响疫情以后的中国外交。

“没有证据表明”新冠病毒来自实验室或生物武器

首先是此次新冠病毒的来源问题,这个问题在此次全球性疫情中,一再成为世界舆论关心的重要话题。

2月19日,WHO东地中海区域主任在新闻发布会上宣称:没有证据表明新冠病毒是实验室里制造的,也没有证据表明新冠病毒是作为生物武器制造出来的,新冠病毒来自动物界。

以WHO的身份来说,上述声明发布者的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WHO是联合国的组成单位之一,同时在全世界都在同新冠病毒抗争的当下,这一声明也有助于稳定全世界的人心。但就事情本身来说,这里仍有一些问题。

首先一点是:按照自然法则,纯粹自然界的任何一种病毒,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人类都可以找到另一种东西去制服它,此所谓一物降一物,如此,自然界才能平衡,人类才能存在下去。然而自新冠病毒施虐以来,人类至今没有找到降伏它的办法,包括使用了巨额的钱财和最优秀的科学家和设备,也没有解决。美国疾控中心负责人甚至非常肯定地声称,要到明年春天才有可能找到疫苗和特效药。他为什么有如此肯定的把握这样说,包括在时间上?他的依据是什么?而且,这种病毒又具有传染率高而病死率却很低的鲜明特征,这等于明白无语地承认:人类必须长期与之共存了。因此,新冠病毒的来源直接涉及人类如何应对这病毒,甚至涉及人类自身的前途。

您已阅读30%(765字),剩余70%(179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