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系列关于留学生的新闻引起国内民众热议,特别是对山东大学“学伴”计划的讨论持续发酵,留学生群体也陷入了舆论漩涡。然而,当部分民众与媒体对留学生是否享有所谓的“超国民待遇”进行争论时,却鲜少有人看到这场“学伴”风波暴露出的是中国高校国际化的缺陷与不足。
一、中国留学产业发展不成熟
从宏观层面来看,“学伴”风波反映出了中国的留学产业尚不成熟。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亚洲第一大留学目的地,但事实上与英美等留学大国相比,中国的留学产业依然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
根据国际教育协会统计数据,2016-17学年,在美接受高等教育的留学生总人数达到1078822人,占美国高等教育学生总人数的5.3%,而同年在华攻读学位的留学生则只占中国在校高校学生人数的0.6%,在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低水平。而当我们分析教育部公布数据时,2018年全部在华外国留学生人数为49.22万,其中学历生人数仅有25.81万。而2018年一年中国出国留学的学生人数就多达66.21万人,是在华攻读学位的外籍留学生人数的2.57倍。“留学赤字”不仅依然存在,而且仍然显著。在全国近3000所高校中,拥有招收留学生资格的只有1000余所。招生条件限制多、留学生学费定价不自主等“条条框框”将高校的手脚束缚。北京大学教务部原副部长卢晓东就曾撰文指出,目前实行的成本补偿政策并不适用于中国对来华留学生的学费定价政策。因为中国高校向来华留学生提供的高等教育服务具有较强的私人消费的性质,不同于其向中国本土大学生提供的教育服务。当高校招纳留学生面临“亏本”风险时,就会更愿意招收有国家提供奖学金的留学生,同时主动招收自费留学生的意愿也大幅下降。
事实上,若转换思维方式,将外国留学生教育进行产业化发展,可为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
以美国为例。美国是世界上招收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之一。仅2016至17学年,便有约110万来自全球各国的留学生在美国的高校学习。这些学生所付的高额学费成为其所在高校进行科研投入和经营获利的重要来源之一。同时,学生还是重要的消费群体。大量的留学生带动了美国的交通、旅游、餐饮、文化展览等行业发展。据美国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的统计数据,在2017至18学年,全球赴美留学生总计为美国贡献约390亿美元,创造约45.5万个工作岗位。
不仅是美国,在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法国、德国等留学大国,留学产业已成为推动其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们也应更加重视留学的产业化发展。正如卢晓东教授所述,高校自主定价将使各高校能分割为来华留学生提供外溢服务产生的外溢性利益,并会为高等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开拓留学生生源市场提供动力。因此,我们应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在充分考虑供求关系、高校教育水平、专业培养难度、区域差异等因素的基础上,让中国各高校自主决定来华留学生的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