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外迁

放手企业外迁,推进产业升级

胡月晓:企业外迁并不可怕,相反还为当地经济转型准备了条件;但企业外迁之路,却仍然不够迅速,原因何在?

经济发展阶段的改变,必然带来经济结构变化。

中国“两会”通过的《外商投资法》,向世界表明了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态度。中国经济要上台阶,进一步的开放,必需是双向的,即既对外开放,也要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便利化条件,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均GDP由1978年的385美元,发展到2017年的8827美元;同期人均国民收入由200美元增长到了8690美元。经济成长的规律和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经验表明,当中国由一个贫穷落后国进入到中等收入国家后,经济增长的模式将由要素扩张转变到效率提升,即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和科技创新等效率提升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将显著提升。

从经济结构转型的角度,中国当前面临着旧产业移出和新产业移进的双重任务。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彼时中国贫穷落后,中国承接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当中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阶段后,产业升级等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需要,就要求中国将不再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

除了劳动力、土地等价格上涨,不再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之外,产业提升的政策导向也使得大量原先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强烈感受到了政策的变化——原先的支持政策大量消失,政策对它们越来越不友好。具体表现诸如:越来越严格的劳动用工条件、超乎企业承受力的环保要求、财税优惠条件的消失、信贷等金融支持环境的转向等。可以说,近几年深刻感受到中国营商环境变差、对中国发展环境有诸多怨言的,正是这类需要转移出去的企业!

您已阅读23%(627字),剩余77%(208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