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

反思佳士运动背后的经济与社会矛盾

潘毅:面对严峻的劳资矛盾,中国工人不断反抗,也日渐意识到,假如没有自己的组织,就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个小小的制造业工厂的工人维权事件,为什么能引起这么多的工人和大学生支持?一个依法组建工会的要求竟然导致国家安全部门一系列的拘捕和打压行为,这可说是近年来少见的现象。在7月27日对30名工人的抓捕,8月24日对近50大学生、工友和社会热心人士的暴力清场之后,11月9日晚,十余位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佳士声援团成员和相关人士疑遭暴力绑架、拘捕或失踪,随后,11月11日下午,武汉又发生了佳士声援团另外三位成员被绑架事件。此次打压,横跨多个地区,主要针对已经毕业的大学生,其中包括北大等多校毕业生、社区服务社工和社区工会工作人员,至今下落不明。中国政府企图一网打尽佳士声援团成员。佳士事件发展到现在,已经引发了不小的社会反响和国际关注。

改革开放四十年下的中国

佳士工人的抗争以及后续的声援,有着必然性。从全球新自由资本主义和中国工人发展的趋势来看,工人们提出超越经济的政治性诉求——即组建工会——是必然的。这标志着中国工人已经从“自在”逐步走向“自为”,工人的维权意识不断在锻炼中培养出来。

4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彻底地改变了社会主义的中国。与毛泽东时代工人的性质完全不同,今天的新工人,是以农民工和国企下岗职工为主体的。这一阶级包括2.8亿的农民工和几千万的国企下岗职工,他们在各行各业工作,形成了新的劳动主体。如今,重新面对新自由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社会不平等和阶级分化,奋起挑战和改变新局面的历史使命,就落在了新工人身上了,这必将重塑未来的新工人与社会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黄金时代因为始于七十年代的一系列经济危机而终结。全球范围内资本主义以“扩大再生产”的方式加速发展,其目的是为了化解生产和流通领域内资本积累的危机,而这一危机不可避免地体现在了资本的矛盾中。生产过剩、利率下降和技术创新,这些因素一方面导致了资本从制造业流向房地产业和金融业,另一方面却又导致了资本在制造业的不断集中,比如电子业和汽车业。在不断变化的制造业部门,我们发现品牌创立、设计、技术创新与工厂生产已经脱钩。在跨国资本和世界著名品牌的垄断下,这种脱钩魔术般地通过全球供应链和生产链而重新连接了起来。

您已阅读24%(894字),剩余76%(276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