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何让民众受益?

梁海明、冯达旋:如果看桥不是桥,把“功夫”放在桥外,也许有助于解决港珠澳大桥的发展困局。

港珠澳大桥终于在10月24日通车,中国国家领导人莅临剪彩,这不但说明了国家领导人对港珠澳大桥的重视,更凸显出随着连接珠三角东西两岸的港珠澳大桥开通,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全面展开。

然而,从港珠澳大桥开建以来,前景屡遭各界质疑,例如认为港珠澳大桥建晚了20年,如今珠三角西部货物不再需要经香港出口,大桥的物流、人流将不如预期。又如,港珠澳大桥没有实施“双Y”(加上深圳)方案,将大大降低了大桥的经济、社会效益;再如,由于制度的阻隔,协调工作不易,港珠澳大桥开通或难有效推动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的深度合作。

在各界“唱衰”杂音多于“唱好”声音下,挖掘大桥开通所带来的机遇,解决未来的挑战已经迫在眉睫。对此,笔者曾在不少公开场合提及,如果看桥只是桥,问题自然难解,但如果看桥不是桥,把“功夫”放在桥外,或有助于解决港珠澳大桥的发展困局。

所谓“功夫”放在桥外,我们指的是港珠澳大桥的开通,需要放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背景中。虽然万众瞩目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由于各种因素暂未公开向外公布,但建设不会停止,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也不会改变。

我们认为,作为中国的第一个大湾区规划,毋庸置疑需要高瞻远瞩,聚焦高层设计。但是,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建设更应虚实结合,聚焦民心、民生工程。皆因大湾区内有近7000万常住人口,规划只有涵盖更多民心、民生的具体措施,令大湾区多数普通民众能够获益,可以感受到规划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规划才能得到广大民众的衷心拥护和参与。

早在约1年前,大湾区规划尚在起草阶段,我们曾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面临四大挑战》为题,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建设或会冲击大湾区外的城市发展、较难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的持续参与以及较难“合众统一”等四大挑战。如今纵观中国国家领导人、国务院部委、粤港澳大湾区各地官员的公开发言以及官方媒体的公开报道,上述的挑战在大湾区建设进程中大多有应对之举,虽不知具体成效如何,但若是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面临四大挑战》一文而起,无疑凸显出规划者们从善如流。

旧问题虽已有应对之道,但未来如何推动更多普通民众积极参与大湾区的建设,以及大湾区建设如何令普通民众受益,则是亟需解决的新问题。

早在半年前,澳门青年联合会曾发布《青年人前往内地工作或创业的意欲调查及研究》,调查对象是18至45岁澳门居民,在成功收集的629份有效问卷中,只有30%受访者认为自己不了解“粤港澳大湾区”的相关内容。香港相关机构类似的调查,也得出了近似的结论。

这些数据反映了大湾区的有关宣传效果其实不错,但要推动民众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考虑到各城市的特殊性,若仅光靠铺天盖地的宣传,并不足够。作为市场程度高度发达的大湾区,普通民众比较“现实”,较多关注和自身利益切切相关的事情,和自己利益无关的往往选择忽略。因此,要推动更多普通民众积极参与大湾区的建设,仅是依靠宣传仍不足够,还需解决众多大湾区民众对规划“冷感”的问题。

我们两位作者都是广东籍贯,除了能讲流利的粤语外,还分别在广东、香港和澳门生活多年,据我们的观察和切身体会,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富裕的地区,很多开始富有的民众容易对政府的规划、各种让经济“快速发展”的措施出现“冷感”,政府的各种规划确实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避免衰退,但越来越多生活在大湾区的民众也发现到,经济快速发展,未必能带来普遍的富足(affluence)。

您已阅读22%(1393字),剩余78%(485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