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视点

郏京炜:用保险为“一带一路”提速

瑞再企商中国区CEO认为,“一带一路”项目普遍忽视了保险的“资本提供”功能,如项目在设计和融资阶段就有保险介入,能加速建设进程。

全球最大再保险公司之一——瑞士再保险(Swiss Re)旗下的直接保险公司瑞再企商已连续两年就中国“一带一路”计划发布研究报告,认为这一计划将为全球保险业带来巨额保费增长,但目前“一带一路”项目对利用保险转嫁风险的意识还不足,只有很小比例的项目能顺利拿到融资。为此我们采访了瑞再企商中国区首席执行官郏京炜,请他谈了谈报告的主要发现,保险为什么可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起到“资本提供”的作用,以及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保险行业的影响。以下是我们的访谈实录:

FT中文网:瑞再企商已经连续两年就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可能给全球保险行业创造的效益发布报告。你们的观点用八个字形容,就是"一带一路,保险先行"。能分享一下你们的主要发现吗?

郏京炜:我们的第一个发现是说,"一带一路"的投资量非常巨大。我们的判断是,2015年到2030年,"一带一路"相关的产业投资将达到6.4万亿美元这么一个规模,包括基础建设、能源建设、文化建设和其他建设,其中保险肯定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我们的测算是,2015年到2030年,中国保险公司增加的保费可能要达到230亿美元这么一个规模。在除中国外的沿线五六十个国家,增加的保费收入可能要达到将近300亿美元。这些保险将囊括一些最基本的险种,包括工程险、财产险、一些与货运相关的保险,还有信用保障方面的保险。

FT中文网:能给我们举些例子吗?"一带一路"的项目,在出海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风险,有什么对应的险种?

郏京炜:现在中国在海外做投资的种类非常广,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不仅包括酒店或生产型企业,还包括耕田、林业等。购买之后不是转手就卖掉,而是要去经营的,在这个过程中牵扯到的风险就非常多,比如说当地国家的政治风险、政策风险、汇率风险,还有贸易风险、文化差异可能会带来的风险等等。这些风险有的可以通过保险转嫁,也有的很难通过保险转嫁。

先谈可以通过保险转嫁的风险。比如说有一个在海外,比如巴基斯坦或者中亚的能源项目。很多时候项目管理者都先去跟银行或其他机构投资者谈融资,投资确定了,开工的时候,再去考虑安排保险,而且认为保险只要覆盖最基本的需要就可以了。但很多项目在融资阶段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现在我们知道的情况是,"一带一路"的项目可能只有10%到20%才能很顺利地拿到融资。但如果前期就有保险的介入,在设计项目时就通过保险把一部分的风险转移走的话,那投资者的一些顾虑就会被打消,项目通过投资审查的成功率会提高,融资和建设的速度会加快。所以保险可以起到一个资本提供者的作用,而这个作用往往被忽视。

您已阅读26%(1061字),剩余74%(299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