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范儿

中国智库是否“有库无智”?

刘裘蒂:布鲁金斯学会李成在新书中反驳对中国智库的偏见,但也指出它们善于强调中国利益,不善表达中国价值。

9月初我参加了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举办的李成博士英文新书发布会:《思想的力量:智囊和智库在中国的崛起》(The Power of Ideas: The Rising Influence of Thinkers and Think Tanks in China) 。这本书捕捉了当前中国崛起的故事所面对的挑战:中国智库如何能够成为中国“软实力”的一部分,而提高国际的影响力?

李成在2014年成为全球第一智库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的首任华裔主任,由他来看,美国和中国智库环境的对比,具备典型美国学者没有的优势。面对西方读者,李成首先要针对的是既定的成见:中国的公众论坛只能容许与官方一致的声音,不容异议。

我在发布会前便迫不及待地读了《思想的力量》,很惊讶李成完全没有带着“美国智库”的优越感。他的演讲围绕着三个主题: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之际,中国的智库是否能够成为观察中国政策议论和过程的重要窗口?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智库的发展,是不是有活力而多元?当代中国有伟大的思想家吗?

李成在一开始便直言,他对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分别是:YES,YES, YES。和许多在美国的评论家比起来,李成对中国过去30年来思想开放的演进更为肯定,对未来也更乐观:“不难想象,再过几年、十几年,中国也会出现本土的‘布鲁金斯’”。因此他对于中国智库的“大跃进”,虽然也指出一些不尽人意的情况,但是一般来说,他的观点仍然保持认可和中肯。

美国的观察家在审视中国的“思想开放”程度时,通常聚焦在一两年之内的发展,特别是当面对政策上的紧缩时。而李成认为中国的发展虽然有时很快有时放缓,但是要看过去三、四十年来的轨迹,才能看出历史性的脉络。

李成追溯中国智库的历史背景:孔子周游列国之际,他周围有一群智囊给他出主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初期,国家领导人很强势,而智囊和智库的观念很薄弱,从“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到1970年代中美乒乓外交,都显示了决策者对于智库的蔑视。即使邓小平上台,改革开放,并开始送学生到西方求学,都是邓的决定。李成在这里埋下了伏笔:海归日后成为中国智库发展的生力军。

近年来中国的智库热与国家政策的引导有关。2012年11月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2013年4月习近平主席对于建设“中国特色”智库作出批示;2013年11月18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2014年习近平访问德国时,提出“智库外交”成为中国与国际交流合作的“二轨外交”;2014年7月习近平再度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2014年10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2015年1月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各个地区和部门执行。

您已阅读22%(1167字),剩余78%(418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