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周期之辩:经济新常态下的新起点

张一:政策刺激、外需意外转强和改革三重因素带来了此轮增长;工业企业效益继续提高,三四季度的增长仍可期待,6.9%左右增长区间是大概率事件。

编者按:上半年经济数据走好,对于中国经济走势也形成不同看法,这是新周期的开始还是经济尚且在逐步探底过程之中?FT中文网近期组织《中国经济周期之辩》专题讨论,编辑事宜,联系徐瑾jin.xu@ftchinese.com 。

如何评价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上半年,中国经济一摆过去两年的阴霾,投资、消费、出口动力强劲,企业利润大幅提高,困扰决策层的资本外流压力大大减轻,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由贬转升。良好的经济开局,引发了关于此轮增长是否可以持续的讨论。从库存周期看,鉴于企业已经被动补库存,此轮增长就此见顶;从设备更新周期看,那么此轮周期可能远未结束。如果真是技术革命的前夜,一个大周期可能正朝我们扑面而来。

但对于中国这样深入参与全球化、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并性不悖、政府逆周期调整力量强大的国家而言,单因素周期分析很难覆盖宏观经济变化的全貌。仅以库存周期为例,2002年以来,中国所经历的三个完整库存周期,无论是强度、持续的时间都不尽一致。既有2002年至2008年持续6年的强库存周期,也有之后持续2~3年的弱库存周期。究其原因,本质在于驱动力不同。第一个强库存周期主要是由于当时多种因素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盈利的转好促使企业主动、长时间地保持高库存。之后的周期,即使有强力经济刺激政策,但由于经济内生动力减弱,难以再现之前的强周期。库存变动是影响经济增速的重要因子,同时,库存也受整体宏观形势影响。考察中国经济,需从多维度视角全面分析。

您已阅读25%(613字),剩余75%(183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