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

准确理解中国的煤炭消费

齐晔、邬桐:中国煤炭消耗虽在减少,但仍将在今后十年内作为一种主要的能源来源。我们应将这些挑战与已实现的进步对比来看,并将其置于当前大环境下分析。

尽管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危言耸听或一知半解,几乎没有议题能比中国的煤炭使用和国家统计数据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前者描绘了一系列重霾之下的城市图景,形象生动地突显出不顾后果的工业增长的危害。后者则引发了舆论对中国官方统计可信度的怀疑,强化了对一个不甚透明的治理体系的成见。事实上,两者都事关中国的透明度问题:一个是字面本义,另一个则是比喻。

《纽约时报》在11月3日的一篇广为其他主流媒体所采用和解读的报道中对这些争议性议题进行了汇总。报道声称,中国自2004年来平均低报了17%的煤炭消耗量,因此也低报了其碳排放数量。《纽约时报》总结道,这些“大量的”数据修改将昭示出中国减排所面临的被低估的挑战。再加上今年的巴黎气候大会,我们已目睹了预料之中的激烈争论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华尔街日报》称中国是“在碳方面抄近道”,而《琼斯夫人》杂志则称“中国的碳排放正超出我们的想象。”在华盛顿特区,美国共和党参议院领袖米奇▪麦康奈尔(Mitch McConnell)指责中国“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同时美国却被迫做出就业和收入上的牺牲。

然而,由于种种重要却被忽视的原因,这些对中国统计偏差的忧虑或许是杞人忧天。首先,修改最初发布的国家统计数据(该数据覆盖了从地方财政收支到能源使用的所有信息)在中国是一种常见的行为,这同许多其他国家一样。好消息是,随着可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多,中国正努力修正这些数据,并公布这些勘误。

您已阅读26%(597字),剩余74%(169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