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

东北亚的再平衡

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孙兴杰:时隔三年半,中日韩三国政府首脑会晤再次重启,但历史认识、领土等问题不会因见面而消除。中日韩三国应有足够魄力和眼光让三边领导人会晤机制化,成为危机管控与安全合作的平台。

时隔三年半,中日韩三国政府首脑会晤再次重启,会后发表了东北亚和平合作联合宣言,并且商定三国定期召开领导人会议并扩大经济合作。

三国领导人见面已经就是不小的进展,但是乍暖还寒,中日韩三国对于会晤还是存在着一定的“温差”。韩国总统朴槿惠在开场白中便点出中日韩面临的历史与安全问题。在三国领导人见面前的最后时刻,这些“结构性”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历史认识、慰安妇问题以及领土问题不会因见面而消除,但是三国应该有足够魄力和眼光让三边领导人会晤机制化,使之成为三国危机管控与安全合作的平台。不能不说,东北亚局势已经触底,三年多的僵局正在慢慢缓和,但是物是人非,不得不需要在新的基础上构筑东亚安全的基础。

借着三边会晤的机会,中韩、日韩以及中日三国领导人之间都进行了双边会晤。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韩国事“正式访问”,与韩国政府、立法机构以及工商界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而安倍对韩国则是“工作访问”,没有受到期待中的外交礼遇。这也是日本与中韩两国关系的“温差”所在。

此次日韩首脑会晤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慰安妇问题。朴槿惠在访美期间就表示,会在与安倍举行双边会谈时提出“慰安妇”问题。而安倍在即将访韩之际还是顾左右而言他,只是说要同朴槿惠就包含这一问题在内的诸多课题坦率交换意见。言下之意,慰安妇问题并不是安倍最关注的问题。同时,中日关系的寒意未消,在历史问题、领土问题等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双方愿意从青年交流等渠道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但无论如何,中日韩三国领导人能够坐在一起,就已经改变了东北亚外交的格局。

一年前,东北亚局势还处于一种“外交革命”的状态:中韩接近,而朝鲜则试图通过人质问题获得对日外交的突破,东北亚出现了很奇怪的外交景观。但中日韩三边首脑会晤机制的恢复意味着这一“外交革命”戛然而止,东北亚的国家关系似乎在回归到既有的轨道,尤其是日韩关系回暖,中朝关系也走过了冷淡期。

您已阅读24%(780字),剩余76%(249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