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

IPO敲诈的根源

对外经贸大学苏培科:新闻敲诈、权力寻租和财经公关能够勾连在一起,最核心问题是权力没有被关在笼子里,不透明的“发审”机制导致公司上市过程中利益交易成惯性。

近期,中国有关财经媒体联合公关公司敲诈上市公司的负面新闻不断发酵。此前,财经公关公司消除负面报道,以及媒体有偿沉默,在业内一直是普遍现象,时至今日也没有发生本质改变,这让上市公司付出了额外的上市成本,增加了市场信息的不透明,同时也对媒体的公众形象造成极坏的影响。

在中国企业IPO(首次公开发行)过程中,上述现象尤其泛滥。

究其根源,一方面在于企业IPO路演,需要与各方关系沟通等正常服务,另一方面则因中国股市的发行制度缺乏透明度,权力发审、寻租和发行“冲关制”,导致很多不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通过包装得以最终上市。这类企业的上市材料和原罪历史经不起推敲,也就成就了新闻敲诈和危机公关的土壤。

当然,媒体能够借用舆论监督公器私用,也与国内的监管环境有关。缺乏对监管和监督人员的监督,使得从监管者——上市公司——财经公关公司——媒体敲诈这一违规的利益链条得以完整。如果没有证券监管人员在IPO过程中寻租谋利和上市审核过程中的信息不透明、不对称,一些负面新闻就不会成为媒体竞相炒作的对象,加上国内投资者普遍缺乏独立的判断意识,很容易被媒体和舆论左右,为协调媒体关系、沟通权力部门、敷衍投资者的专业财经公关才会如此有市场。

要想压缩企业在IPO中的隐性成本、规范舆论监督、约束财经公关的“黑金”输送,就得从发行制度市场化、信息披露透明化、监督行为规范化着手治理,这对中国资本市场走向真正市场化举足轻重。

IPO权力发审和不透明导致权力寻租

行政主导下的审批制、额度制、核准制,初衷或许是好的,目的是筛选优质的上市公司,避免劣质公司上市圈钱,使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可实际情况与初衷相悖,权力发审不但没达到预期,反而成了权力寻租之温床。各种财务欺诈的公司大都借助公关的力量,达到上市圈钱的目的。而监管部门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于是这类公司成了骂不得、打不得的保护对象,媒体揭露出的“坏孩子”,处罚往往都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只用低廉的处罚成本了事。过低的违规成本似乎默许了他们胡作非为,结果必然扭曲市场化的功能,成为阻碍改革的最大障碍。

您已阅读25%(854字),剩余75%(253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