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

不计代价打垮竞争者

FT专栏作家哈福德: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还是与竞争者共荣?亚马逊和普京明显选择了前者,因为他们相信这会彻底吓退之后的竞争者。

40年前,德国经济学家莱因哈德•泽尔腾(Reinhard Selten)发表了一篇标题为《连锁店悖论》(The chain store paradox)的研究论文。这篇深入浅出的论文表明了所谓“博弈论”的流行数学工具和常识性建议之间令人困惑的分歧之处。

设定是这样的。想象一家连锁店拥有20家分店,分别设立在20个小镇上。由于没有任何竞争,这些分店的商品价格很高,利润丰厚。在每个小镇上,都有1个企业家正在考虑开1家店与之竞争。这20个企业家要一个一个地决定是向这家连锁店发起挑战,还是将资金投到其他地方。

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家连锁店对一位竞争者的回应。这家连锁店可以积极应战,毫不手软地大幅降价,这样它自己和它的竞争者都不会好过。当这个企业家发现自己投资的是项利润微薄的业务,她会希望自己当初将钱投在了别的地方。抑或,这家连锁店可以采取包容的态度,保持高价并与竞争者分享一个有利可图的市场。那么,到底会发生哪种情况呢?

泽尔腾提供了两种推理思路。第一种是直觉性的:连锁店会对第一个胆敢挑战自己的企业家发动血腥的价格战。连锁店会在这个市场蒙受损失,但其他的企业家会注意到这场“腥风血雨”从而放弃挑战。放弃与挑战者在一两个小镇进行轻松愉快的双头垄断,回报是在余下的十八九个小镇里,这家连锁店能够继续保持一家独大的地位。这家连锁店会将价格战用作一种威慑手段,而且这种威慑手段会凑效。

您已阅读27%(587字),剩余73%(155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