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

中国如何应对转型综合症

中国社科院学者张斌:内生增长动力下降、不当刺激政策、金融市场风险三者加剧恶性循环,应对经济转型综合症,关键在于纠正政府职能错位和缺位。

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下降、不当的刺激政策、金融市场风险加剧三者之间进入恶性循环,投资者信心,房地产、股票等资产价格低迷,加重经济增速下滑压力,经济运行向更低的增长速度收敛,是为“经济转型综合症”。

转型十大症状

笔者梳理综合症的逻辑线索如下:

1)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持续增长,中国已经进入典型的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经济转型期,国内和国际市场对传统工业品需求增长放慢,对包括公共服务在内的服务业和民生基础设施需求相对旺盛。需求结构的变化,使得供给面与需求面不匹配的压力凸显。

有学者对中国是否已经面临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的过度阶段提出质疑。理由是中国2008年以来的工业部门增速下降,主要是因为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和由此带来的出口增速下降造成,工业部门增速放缓是周期性现象,中国也许还没到达后工业社会。对于这个质疑的反驳意见是:出口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并非外部经济环境变化,而是内因。在更高的收入水平上,中国自动退出了一些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可以通过对中国出口增速的分解找到答案。2001-2007年期间与2008-2012年期间相比,中国出口平均增速不到四成来自于进口国的进口增速下降,超过六成来自于市场份额增速下降。对出口市场份额增速变化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收入增长和由此相伴的劳动力成本上升是解释出口市场份额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详见系列文章之一:《中国经济增速下滑探因》以及之二:《中国需求转型应跨越三座大山》)。

您已阅读23%(600字),剩余77%(205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