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 对于据说来自中文典故的英文谚语,我从不知该如何确切翻译(一种说法是来自“宁做太平狗,不做乱世人”——编者注)。不过,听闻陈一咨去世的消息时,却觉得这句话对他的一生真再适合不过了。
是的,20世纪的很多中国人都被这"interesting times"诅咒,战争、革命、饥荒、阶级斗争,纵使侥幸地逃脱了被吞噬的命运,历史怪兽也一次次地摧残你。即便如此,陈一咨的一生也似乎更为跌宕,他在这跌宕中还熠熠生辉。
他出生于1940年的陕西。他的祖父是参与康有为1895年的公车上书的举子之一,大表伯则是一代文人吴宓。不过,这种荣光到了1949年就成了要被埋葬的旧世界了。
像很多同龄人一样,他崇拜这个新时代。他是中学里的“炼钢英雄”,被当时的团中央书记胡耀邦接见过,是入党积极分子,并如愿考入了北京大学。当他在1965年给毛泽东写了题为《对党和政府的若干意见》的三万字长信时,他也仍是个忠诚的共产主义者,相信这个国家的方向没问题,只是执行出了偏差,而他有义务向毛主席汇报。他骑着借来的自行车,把信送给中南海西门,还收了回执。
他的命运因此改变。在接下来的文化大革命中,他被打成了“反革命分子”,并遭遇了可能是最残酷的北大批斗会之一。侥幸逃生后,他被下放农村,目睹与经历了共产主义试验给中国乡村带来的巨大灾难。不过,他也在这混乱与无望中,缔结出一个对日后影响甚巨的小型关系网络,与一群落难的太子党结为莫逆。
他的人生在1978年迎来了转机,共产党似乎改变了它的方向。一直到1989年夏天,他被视作中国经济改革的主要推手之一。他组建并主持了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所组——农村正是中国改革的发轫处,他还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的所长,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会的副会长……金观涛在1988年初给他的那个称谓并非全无道理,他是体制内的改革派知识分子的“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