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率

深化对杠杆率的认识

中国社科院学者张明:莱因哈特和罗格夫的论文引发争论,究竟是高债务导致低增长还是相反?政府债务还值得担忧吗?全球金融危机也为全面认识杠杆率提供了机会。

迄今为止,2013年国际经济学界最火爆的事件,莫过于围绕著名经济学家卡门•M•莱因哈特(Carmen M.Reinhart)和肯尼斯•罗格夫(Kenneth S.Rogoff)数年前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的一篇论文的争论。两人均为哈佛大学教授,该论文的核心思想是,国际经验表明,一旦一国政府债务占GDP比率超过90%,则该国中位数经济增长率将会下降1个百分点。据说,这篇文章为欧债危机爆发后IMF与德法等国要求南欧国家实施财政紧缩政策的做法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到今年年初,几位美国经济学家发现,莱因哈特与罗格夫的论文在数据计算过程中存在操作失误,在样本选择过程中存在主观偏差,其加权方法也令人质疑。此外,究竟是高债务导致低经济增长,还是低经济增长导致高债务,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难以确定。

一时间,对莱因哈特与罗格夫的批评甚嚣尘上。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批评背后,有一种观点正在强化,即既然一国政府债务存量高低对该国经济增长率并无显著影响,那么一国为推动本国经济增长,可以毫无节制地实施财政赤字政策;哪怕未来出现了天量的政府债务,该国还可以通过量化宽松政策来滚动甚至消化债务;一言以蔽之,政府债务不再算个事了。

您已阅读20%(503字),剩余80%(195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