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德国模式救不了欧元区

FT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德国正在按自己的模式改造欧洲经济。它把欧元区成员国转变为一个个“小德国”,将整个欧元区转变为“大德国”。但这种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

德国正在按自己的模式改造欧洲经济。它利用欧洲最大经济体和主债权国的双重地位,将欧元区成员国转变为一个个“小德国”,将整个欧元区转变为“大德国”。但这种做法将会失败。

德国上下一致认同以稳定为主导的政策:货币政策以中期价格稳定为目标;财政政策以预算平衡和较低的公共债务为目标。决不允许采取任何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稳定政策,因为那是自取灭亡。

为使该策略奏效,德国过去通过调整对外收支来稳定经济:内需疲软时提高顺差,反之则提高逆差。德国经济规模庞大,似乎并不适用这种通常被小型开放经济体采用的机制。但依靠着实力超强的出口导向型制造业和控制实际工资的能力,德国却取得了成功。两德统一后,德国在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繁荣中一度丧失经常账户盈余;但借助上述组合政策,它在本世纪头十年重新获得经常账户盈余。这反过来帮助德国经济在内需不振的情况下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增长。

对一个庞大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而言,这种稳定策略若要奏效,还需要活跃的外部市场。本世纪头十年的金融泡沫促成了外部市场的繁荣。在2000至2007年间,德国的经常账户余额从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1.7%的赤字,变为相当于GDP 7.5%的盈余。与此同时,欧元区其他国家相应地出现经常账户赤字。2007年,希腊的经常账户赤字是GDP的15%,葡萄牙和西班牙是10%,爱尔兰是5%。

您已阅读26%(564字),剩余74%(163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