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的边界

从吴英案谈中国改革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叶檀:建立有效的市场体制、产权保护制度和金融风控体制,是解决未来吴英案的抓手。如果体制内外形成改革合力,则暴力悲剧可免,改良成功有望。

中国改革进程没有停滞。

到目前为止,吴英案的结果是改革派的重要胜利,虽然这一胜利并不完全——中国的民间金融并没有随着吴英案的判断了局,吴英案背后种种仍存疑团,吴家人士所追究的资产低价拍卖未得到解决。另一方面,认为吴英案确实存在庞氏骗局的人士,仍未被说服,争论还将持续。

幸运的是,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不核准吴英死刑,将案件发回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重审,这让吴英案的和平讨论有了空间,我们不必在血色苍茫的祭台上,争论金融技术问题。改革是合力推进的结果,只要方向正确,只要由法律主导,不必排除各派力量的介入,一个典型性事件体现的永远是群体性意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群体性生态。

笔者悲观地认为,即便是浙江省高院的重审,恐怕也无法给我们满意的答复,让我们感受到金融变革的磅礴大气,以及人人都能体会到的不容侵犯的法律尊严。

剥离吴英案的迷雾才能为不出现吴英式的悲剧奠定制度基础。吴英罪不至死,她是一个有理想却无风险控制能力的商场上的初生牛犊,吴英不是英雄,不应被视为反抗金融垄断的先锋受到供奉。从经济学上来说,当规则被普遍违反时,执行规则的成本无穷高,遵守规则成为良币的结果是被劣币驱逐。从毒胶囊事件、强拆事件、神女局长事件等一系列事件,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这个民族的这个阶段还不是一个普遍有尊严的时代,大多数人是受害者,大多数人也会成为规则的践踏者。当尊严被视若粪土时,希望单独的案例回归尊严,是奢望。

您已阅读28%(598字),剩余72%(152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