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两会

地方政府竞争与债务风险

FT中文网撰稿人刘海影:地方政府竞争曾被视为中国经济奇迹背后的力量,这一机制今天或是最大的风险。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地方政府竞争曾经被视为中国经济奇迹背后的力量,但福兮祸所依,这一独特机制很可能也是当今中国最大的经济与社会风险来源。中国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进一步清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坚决禁止各级政府以各种形式违规担保、承诺,“把短期应对措施和长期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新增债务,将地方政府债务收支分类纳入预算管理。”

然而,地方政府在财务与法理层面都没有建立起可信约束,其或将社会经济推至承受力边界,风险不断累积。能否约束地方政府难以餍足的权力追逐,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威力

中国经济奇迹的实质,也就是对全球领先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追赶。由中外技术水平落差来定义的后发优势极其巨大,被改革与开发进程所解放,创造了这一奇迹。1980年中国经济占世界GDP的比例从50年代初的4.7%降低至1980年的2.5%;30年改革开放带来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比例快速上升到全球第二名,与1913年时基本相当。

如果说2002年之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改革的话,那么,2002年之后对外开放成为主推力。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之后,出口总量十年间增长了6倍有余。出口暴增,推动沿海加工业及其相配套的产业本地化出现持续不断的产业升级浪潮,进而驱动重工业化进程快速展开。就业扩张则为城市化提供坚实基础。产业升级、重工业化、城市化互为循环,反过来强化中国经济的出口竞争力,经济增长引擎数十年来一直轰鸣不止。

这一过程,地方政府深度介入其中,为经济快速增长做出了关键性贡献。

在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缺乏如同中国地方政府这样的强势角色,对经济发展机会的识别、实现面临巨大的交易成本。一个投资项目要获得落实,必须被潜在投资者识别,投资者预期利益必须大于为实现该项目所需要克服的交易成本,否则,不论该项目的客观经济收益如何巨大,其实现机会都将降低。这种由于交易成本过分巨大而被浪费的发展机会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也是造成这些国家在赶超过程中难以起步与加速的主要障碍。

相反,在中国,地方政府具有强大的意愿与能力深度介入城市化进程,克服巨大的交易成本,迅速实现发展机遇。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其损益分析可简化为:收益是繁荣的工商业带来的财政收入增长、土地价值与其他政府掌握资产价值的增值,成本则是各项投资与组织成本等。这样的损益考量之下,地方政府无需计较单个项目的经济合理性。例如,单就项目损益而言,城市道路、地铁、高速公路等典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很可能难以达到盈亏平衡,但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未来税收增加、土地增值等来收回投资。加入地方政府力量之后,各种资源以更快的速度被组织动员起来,经济快速起飞。

嬗变

上述机制并不难被发现,而以2008年中央政府推出激进刺激计划为契机,各地政府迅速发现了一个更加有效的刺激本地经济发展的秘诀:以地方债务平台为核心的城市经济运作模式。2011年,各省市GDP锦标赛中重庆以16.7%的速度荣登榜首,正体现出这一模式的巨大威力。

重庆债务平台设想巧妙,以政府金控公司统领与支撑地产、城投等八大投资公司。这些投资公司的终极目标是透过天量投资实现重庆市政府的战略规划。为完成如此规模的投资,金控公司及下辖的八大投公司主要依赖财政支出、中央转移支付项目投资、土地增值、国有股权充实资本金,之后在扩大的资本金基础上动用一切金融手段扩大融资规模。这其中有两个关键,一是土地经营,二是金融运作。按照重庆市政府的规划,土地增值的绝大部分收益收归国有,构成各类投资项目资本金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金融机构乐于提供金融支持的基础。其次,透过银行信贷、信托融资、发行债券、BT与BOT安排、直接融资等多种方式,八大投资公司将融资比例与规模扩充至最大边界。

您已阅读20%(1536字),剩余80%(597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