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

伦敦奥运村是与非

伦敦奥运村项目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集中体现了当前的社会趋势——利润私人化与损失社会化。

伦敦上一次举办奥运会是在1948年,当时运动员入住的是以前的军队医院、战俘营、学生公寓以及在里士满公园(Richmond Park)临时搭建的帐篷。今年的奥运会,17000名运动员届时看到的是一座戒备森严的城市。伦敦规模宏大的奥运村(Olympic Village)显得“不伦不类”。异常庄重的成片新建城区在伦敦东区低矮的平顶砖房面前,显得鹤立鸡群,将是奥运会留给伦敦市最有意义的一笔遗产。

建筑师与规划师几十年来孜孜以求的就是这样的在建规模与密度:一次性开发以确保营造出紧凑、连贯以及智能型的都市风格。从战后伦敦大规模住房建设计划结束后,统一规划一再证明行不通——自此,住建计划接连受挫导致国民心灰意冷,也就使大规模的城市改造成为一句空话。

原先的宏伟蓝图是由弗莱彻•普里斯特(Fletcher Priest)、奥雅纳(Arup)以及园林设计事物所West 8为地产商联盛集团(Lend Lease)所设计,试图把伦敦市高档区划的规模与情调(稠密但又异常别致)复制至东区,但此举彻底失败了。相反,最终的结果却似部分移植了西班牙及瑞典的郊区——结实耐用的房屋、颇具品味的公共区域与设施以及耗资不菲的景区美化构筑的是一幅无可挑剔的现代城镇图景。由AHMM建筑事物所设计、用反现代主义的欢快风格围绕正中央的圆柱子的,是一所非常棒的学校,此外还规划了商场、街道、绿地以及市镇中心。然而不幸的是,整个中心区域被隔绝于大而丑的盒子式西田购物中心(Westfield)中,西田是欧洲最大的都市购物中心。

您已阅读25%(643字),剩余75%(191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