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

风险社会中的技术规则

INS国际市场咨询有限公司研究员刘远举:上海地铁追尾事故再次震惊国人。权威强势,则规则难申,规则得不到遵守,就使技术灾难不再是偶发创口,而成为无法痊愈的溃疡。

9月27日,上海十号线地铁追尾事故又一次震惊国人。根据公布的初步调查结果,其原因和动车事故几乎一模一样:设备故障致使信号中断,转为人工控制后由于操作者不遵守规则,凭经验而行,最终导致事故发生。惨痛的记忆还未完全随时间淡去,伤疤再次被血淋淋的刺入,其中暗含的隐喻就是我们面临的中国式风险社会。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社会的干预的范围、深度都扩大了,技术风险超过自然风险成为风险结构的主导内容,人类的决策和行为成为风险的主要来源,由此也构成了风险社会的概念。风险社会的实质是高能级、高有序度、低熵值的技术社会。如飞机、高铁的高速度意味着高能量级的生活方式;飞行调度、铁路调度的复杂系统意味着生活中的复杂性和高有序度;纳米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导技术等意味着高有序度和低熵值。

在小农时代,生活和生产局限于一个地域的熟人社会,社会管理以氏族、宗族为单位,依靠权威和经验就足以应对小农社会中的各种问题。但在工业技术时代,技术的能级不断提高,有序度不断提高而熵值不断下降。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高复杂度的社会化大分工应运而生。个人经验不能完全覆盖、胜任生活和生产中的各种问题,所以为了掌控技术,管理好社会化大分工的巨大系统,人们建立起各种规则。这些规则小至交通规则、调度操作手册,大到施工监理、招投标规则。为了保证这些技术性极强的规则贯穿于整个社会生产、技术发展的全过程,而不至于变为权威和人治下疲软的橡皮图章,法治随之而立,用法律来保卫规则。为了保卫法治,自由言论、结社等公民权利也陆续登上人类文明的舞台。

您已阅读29%(651字),剩余71%(159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