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司观察

中国国企的去留问题(中)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对于中国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应扮演的角色及其作用,我们曾经捅破过三层纸。而“第四层纸”至今仍立在我们面前,坚硬如铁。

不出预料的是,在本月结束的北京“两会”上,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话题几乎未被涉及,这表明企业改革——中国经济改革的核心话题之一——仍然处在“休眠状态”。回顾过往的三十多年,对于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应扮演的角色及其作用,我们曾经捅破过三层纸。

“第一层纸”是“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的高级形式,是社会主义所必须追求的目标”,它是在改革之初就被率先捅破的,允许个体经济、乡镇企业的发展,无疑是对这一苏联式理念的彻底扬弃,早期的经济改革也因此被称为是“增量改革”。

“第二层纸”是“国有企业必须在国民经济中拥有绝对领先的份额”,这层纸捅了很久,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国有经济为主、民营经济为辅”,再到“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市场经济”,这期间经历了意识形态气氛非常浓烈的大反复和大交锋,终而在1992年前后,此论终告破功。

“第三层纸”是“国有经济的减少,必将影响社会主义性质”,这层纸是在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上被捅破的。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大会报告中提出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概念,认为非公有制经济已经不仅仅是补充,而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您已阅读23%(465字),剩余77%(159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