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事

剑桥杂忆(五)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如何观察、理解、描述中国的巨大转变,是一项艰巨、迷人的工作。而加入这一激动人心的过程的前提是,我们真的能确立“个人精神”。

“轻轻的我走了,就像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诗句如今镌刻在国王学院河畔旁的一块白石上。

游客改变了世界。对于生活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巴黎人来说,美国人真是无处不在, 带着暴发户式的粗鄙与廉价的好奇。“不管你去哪里,都听到美式英语的腔调”,奥地利记者约瑟夫•罗斯在一九二五年写道,“在大街的每个商店橱窗前,可以听到他们在议论陈列的货物是贵还是便宜。所有的大路上都是观光巴士,每趟车上拥挤着五六十个美国人,双手折叠、规规矩矩地坐着,好像他们仍在学校里。”在他看来,巴黎有时就像是个卖淫者,专为取悦游客而备。

游客也改变了剑桥。市中心总是吵吵闹闹,人们拍照、惊叹、用各种语言交谈,带着对某种神话的憧憬,和一个消费者的特别自信。就像二十年代的美国人、六十年代的日本人,中国游客正在占领世界。

在剑桥,你每天都听得到口音各异的中文。中国游客总是拥挤在一起,总是举着照相机,似乎不透过这小小的电子屏幕,他们就不知道该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不把自己装在像框里,就什么也没体验过。

他们也总要问哪一座桥才是徐志摩的康桥。不是中餐厅,而是徐志摩,才是这股浪潮最重要的受益者。在因诗人卢伯特•布鲁克而闻名的茶室博物馆里,除去布鲁克的诗篇,还有徐志摩的两首诗;在剑桥八百周年的纪念活动上,他的照片和达尔文、牛顿出现在一个行列。

而国王学院特别为他竖立了石碑,以纪念这名短暂的游学者。可惜石碑太新,色质太白亮了,似乎表明这并非古老传统的一部分,它更像是中国崛起与新一轮通货膨胀的产物。

您已阅读21%(634字),剩余79%(244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