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

万千学子觅封侯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白鹤鸣:中国的官员面临来自上级、下级、同事、纪委、舆论的种种压力。或许有一天,这种压力会超过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但今天我确实看到,公务员考试考生的热情还远没有被这种压力击退。

12月5日的北京已经很冷了。在呼啸的北风中,我坐出租车来到了东三环附近的一所中学。先期到达的考生们早已占领了这所中学的操场,多数人正安静的捧着各种复习资料做最后的复习,脸上露出“最后的晚餐”中圣安德烈一般的表情。这里,就是二十一世纪的科举——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现场。而我,则是中国各地的140万考生中的一员。

在这140万人中,大约有十几万人参加过各种各样的机构举办的培训班和辅导班,甚至不乏从5月开始起就上课,交过七八千元学费的人。这些辅导班宣称自己吃透了考试的精髓,卖的不是课程而是改变人生轨迹的机会。不过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两个月前下发的文件,所有辅导班均属于“招摇撞骗、误导考生、骗取钱财的非法培训机构”,都在应该打击取缔之列。当然人社部并没有强行取缔辅导班的权力,于是他们就在考题上做了点文章。于是,当翻开试卷的铃声响起时,在培训班上已经听了几个月各种宣传灌输的考生发现,这次考得并不是以前出现过的那些题型,培训班的老师当然也没讲过,大家的钱白花了。

作为一个只浪费了时间,却明智地没有浪费金钱的考生,我带着幸灾乐祸的心情进入了简称为“行测”的行政能力测验考试。这种考试是美国GRE(研究生入学测验)的汉语版,其内容从数字计算到语义分析,从法律常识到经济概况,十分丰富。在题量和难度上,出题者掌握的原则是人择和天择结合——两个小时内做135道选择题,谁也不能保证都会,即使是实力最强的考生也总有十几道是随便填上答案的。从概率的角度来看,这个数量不多不少,恰好把最顶峰的排名交给了“运气”来决定。这一点比几年前要好得多,那时的行测相当简单,做错了一道题就会对成绩产生影响。

考虑到国考的报名人数在过去7年里增长了15倍——比房价厉害多了——允许落榜考生把责任推给运气是很有必要的。对于140万考生,国考提供的录取机会只有1万个多一点,平均每五个考场才能有一个人被录取。如果有人因为不小心做错了一道题而丧失了录取的机会,那么他非得为此而郁闷很长时间不可。这只是平均数据而已,我这次报考的职位录取比例超过了1:3000,平均比例对我来说已经失去了意义。当然,到了这个份上,这个数据本身其实也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我一直也没有感到什么压力。

您已阅读23%(919字),剩余77%(300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