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

中日美学者看中日撞船事件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国项目主管王雅平:中日撞船事件反映了中日外交关系决策机制的哪些特点?中、日、美三国学者最近接受《卡内基中国透视》采访,谈了各自的看法。

中日在上月发生的钓鱼岛海域撞船事件一度使两国关系跌入低谷。在9月底日方释放中国渔船船长以后,中方措辞依然严厉。10月初的亚欧首脑会议也因此笼罩了一层微妙的气氛;出席会议的中国总理温家宝与日本首相菅直人在会议期间并未举行正式会晤,却有走廊上的一次非正式交谈。10月11日,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上将与日本防卫大臣北泽俊美在东盟防长扩大会议期间进行了会谈;这才是因撞船事件而中断的中日双边高层会谈以后的第一次正式的高层交涉。

如何看待此次撞船事件?它的国际影响有哪些?这一事件反映了舆论对中日关系起着怎样的作用以及中日外交关系决策机制的哪些特点?《卡内基中国透视》采访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归泳涛、东京大学现代中国政治教授高原明生(Akio Takahara)和美国华盛顿学院社会科学部副教授安德鲁•欧若斯(Andrew Oros),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分析。

本质是领土争议

钓鱼岛海域撞船事件表面上是“该不该抓人”上的分歧,本质却是中日在钓鱼岛上的领土争端问题。归泳涛认为,这次事件以后中方之所以态度格外强硬,是因为“日本在这一事件上的做法对中国有实质性的利益上的损害。”“原来日本就对钓鱼岛有实际控制。”“这次抓人以后,日方按其国内法律去处理,一般意义上来说,是从‘实际控制’上升到‘法理控制’了。”

您已阅读20%(547字),剩余80%(214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