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对话

转基因辩论期待更好传播

贾鹤鹏为环境网站“中外对话”撰稿:解决中国有关转基因作物的冲突,沟通是关键。科学家们需要更贴近公众,缓和他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最近在中国有关转基因作物的激烈辩论,凸显了在科学家与公众之间传播极为缺乏,也显示出政府迫切需要提高透明化。

2009年11月,中国农业部宣布给两种抗虫转基因水稻和一种转基因玉米颁发了安全证书,后者能帮助禽畜吸收更多的磷元素,磷是玉米和大豆饲料中重要的营养成分。

这个决定立即引发了热议。在3月初,在11届中国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120位中国学者就联名签署了公开信,要求农业部撤销转基因作物的安全证书。这些学者大部分是人文和社科学者。

公开信提出了更极端的控诉,它暗示转基因作物造成了实实在在的健康威胁,它们的大规模应用可能对国家非常危险:“批准转基因水稻和玉米商业化意味着中国将成为第一个种植转基因主粮作物的国家,将威胁国家安全。”

同时,在中国全国政协会议上,致公党也拿出了相关提案,呼吁对发展转基因作物采取谨慎的态度。

一些环保组织表示认同。“如果转基因大米成为13亿中国人的主粮,当前的研究方案并不足以测试转基因作物对下几代的毒性影响,”反对转基因食品的绿色和平组织活动人士方立峰说道。

但另一边,转基因科学家和绝大多数进行安全评估的科学家都认为,这种担忧没有必要。“我们已经对转基因作物进行过深入广泛的研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转基因作物对环境存在令人担忧的影响”,吴孔明说道。吴孔明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安全科学家、国家转基因食品生物安全委员会成员,该委员会就政府是否颁发生物安全证书提出建议。

您已阅读21%(594字),剩余79%(228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