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国进民退”背后的中国国企公营化

读者Johnnyyu:中国国企改革一路走来,其方向和路径是非常模糊的,不进行长期的跟踪,不对国外现代经济发展进行跟踪,并进行两者的比较研究,是不可能得出脉络清晰的结论的。

FT中文网编辑:

首先感谢你们对我的跟帖“关于‘国进民退'和‘中国模式'的讨论缺少不同的声音”的重视。它被作为读者观点贴出后,引来许多跟帖,现在又看到林涵先生的来信。有意思。

我看《金融时报》快20年了。一开始在美国订纸介的,后来订网络版,有了免费中文版当然就不想花钱了。这么长时间坚持看,是因为它有两个特点值得这样:一是它的宏观分析比《华尔街日报》多。二是专业、严谨,观点鲜明,不随波逐流。1993年后,《商业周刊》提出新经济观点,后来,《金融时报》和《经济学家》是两个主要有过质疑和争辩的媒体,我们在美国股市的投资最终大赚,采信《金融时报》观点也是原因之一。

看中文版,一开始我根本不看中文作者的文章,对所谓经济热点也没有兴趣。后来偶尔看了些与我熟悉的一些事情有关的文章,进而看了一些热点文章。我发现,中文部分作者(经济类,并且仅限于我们看过的文章)的文章与英文作者的文章水平相差太远,他们既不具备他们所写问题的相关专业素养,也没有充足的数据与论据,更没有国外经济学家那样逻辑推进、严谨论证的训练,看看沃尔夫的文章,就知道其中的差距有多大。

《金融时报》中文版入乡随俗,靠热点吸引眼球是可以的。我多年前曾受邀当过国内专业经济媒体的编委,我当时提了三条,就是抓热点、造话题、引争论。但我心底里对《金融时报》有一份尊重,希望中文版能在不失专业、严谨传统的前提下实现商业化。

回到国进民退的问题上。在我那个跟帖中,我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是个没有得到充分论述的问题,因此才从这方面提供一个看待“国进民退”问题的思考角度,而更重要的国企民营化和监管成本问题,则一带而过或没有提及,即便是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也没有展开,只是引述我一个发言的部分段落。

在林涵的采访记中,黄亚生教授和王珺教授都谈到了一个观点,就是十五大或98年以后,国有企业从竞争性行业退出,并且如果效果好,将来还会从战略性行业退出,而现在又进去了。显然,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倒退。

在我看来,这两位教授简化甚至误解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复杂性。国有企业并没有从竞争性行业完全退出,也没有必要从战略性行业退出。国有企业确实退出了很多,但这种退出是以“抓大放小”的方式实现的,也就是中央一级保留特大型企业,地方一级保留大型企业,而将中小型企业“私有化”。这种按规模而不是按产业制定的政策是非常聪明的。

您已阅读22%(962字),剩余78%(349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