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

永别了,故乡

(“见证中国60年”征文)读者张三:父亲一生的最大功绩就是完成了我们家从农村到城镇的迁移。

我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黄河的下水道,黄淮之间的皖北乡下,那是历史上出了名的黄泛区。

公元1949年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时候,我父亲只有20多岁。父亲是独生子,上过两年私塾,在那时候就算是文化人了。听父亲讲,1947年国民党抓壮丁,他把自己像纸一样贴在一张方桌下面才躲过去。前些年,村里当年被国民党抓走的壮丁从台湾回来,富豪样地指点江山,我很有点后悔那时候为什么没把父亲抓走?

母亲家解放前穷得到处逃荒要饭,外祖父就是死在逃荒要饭的路上。家里没有钱,外祖母被逼无奈只得把我最小的舅舅卖给当地大户,换来两块木板才安葬了外祖父。当然直到现在,外祖母家依然穷困。皖北的农村,何时才能从穷困中挣脱出来?

父亲在解放那年参加了“革命”工作,为共产党管了一辈子粮食仓库,头衔就是现在到处可见的战备粮库的站长。看到现在每个粮库的站长都是车房齐全,我切实地感到,父亲是谋到了好的“平台”, 只是没有好好“利用”。父亲一辈子没贪污过一粒粮食,甚至连贪污的念头都没有动过,尽管他的部下或同事后来很多都因贪污而被关进监狱;父亲一辈子没有戴过手表,也没有穿过皮鞋,更没有搞过现在被看作“时髦”,那时还称之为所谓的“男女关系”。少年时,我必须仰脸看他,因为我矮小;现在我依然仰脸看他,因为父亲那一代人,那一代的共产党干部活得简单、活得干净。

您已阅读24%(555字),剩余76%(177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