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斯勒

“社会主义”才能救克莱斯勒?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江昭融:克莱斯勒不出意外地成为第一家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的美国汽车“三大”。政府的干预和帮助或许是克莱斯勒唯一的生机。

克莱斯勒不出意外地成为第一家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的美国汽车“三大”。虽然克莱斯勒领导人Nardelli信誓旦旦地说,一家充满活力的新公司即将诞生,但是在这个注定有些凄凉的时刻,这样的话语总像是垂垂老矣的明星在观众不多的舞台上谢幕时的真情告白,形式意义大于内容意义。毕竟像克莱斯勒这样的拖累重重的企业,要在一两个月内起死回生,谈何容易。

生死时速60天,难!

这么多天以来,美国破产法第十一章已经几乎被人神话。仿佛只要是经营出现问题的企业都只要根据这一章法律的引导就能咸鱼翻身。但是,从企业本身和市场的角度来看,笔者以为,克莱斯勒要想真正走上新的康庄大道,并不容易。

我们根据品牌理念和经营风格,大体上可以把汽车企业分为两种。一种是全球化思路的企业,一种是去全球化思路的企业。美国三大中,通用是典型的全球化思路的企业,福特定位比较中庸,而克莱斯勒则是典型的坚持美国设计、美国制造的公司。依靠皮卡等在北美以外很难销售的产品在北美取得非常好的销量,虽然也争取北美以外的市场份额,但是一来并没有成为大众消费品牌,二来也没有通过并购等获取符合其他地区消费习惯的技术和产能。如此爱惜自己羽毛的做法,在车企里面并不鲜见。可惜的是大多数这样的企业都已经不知所踪了,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品牌,还在一边被卖来卖去,一边顾影自怜,捷豹、路虎、莲花均属此列。如果英国有北美这样大的市场,他们的存活能力或许不会比克莱斯勒差。

您已阅读30%(592字),剩余70%(135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